豆瓣均分8.2,大方2018年度之书新鲜出炉(2)
时间:2019-01-19 09:4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月光狂想曲》是一部回忆录性质的小说,通过迈克尔·夏邦的外公个人的人生折射出美国二战后“最伟大一代”的欲望与绝望:他们在生命中横冲直撞,用炽热的微光照亮时代。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当代版《悲惨世界》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法] 伊凡·雅布隆卡 著| 陈新华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18.4出版 2016年法国美第奇奖 《世界报》文学奖获奖作品 2018年度豆瓣读书榜单十大外国文学(非小说类) 2011年,法国西部的波尔尼克发生了一桩奸杀案,遇害者是一名年仅18岁的少女蕾蒂西娅,凶手将她肢解后,弃尸在相距50公里的两个池塘中。这起让人不寒而栗的惨案震动了全法,引发了包括时任总统的萨科齐在内的全法国的关注。 但作者发现,媒体和公众集中关注案件的残酷性和司法改革,而对蕾蒂西娅这一人物和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探讨。他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采访了与此案有关的人物,在此书中重建了蕾蒂西娅的人生及其遇害的整个过程,写出了这部当代版《悲惨世界》。 《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 一部黑色幽默的战后巴格达寓言 反思战争的必读杰作 《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 [伊拉克]艾哈迈德·萨达维 著 | 黄绍绮 译 中信出版·大方 | 2018.8出版 2014阿拉伯国际文学大奖 2016法国幻想文学大奖 入围2018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 冲突不断的巴格达,几乎每天都有袭击发生,《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作者套用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中的经典角色,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伊拉克的奇特故事。 伊拉克战争后的2005年,巴格达由美军占领接管,拾荒者哈迪把爆炸遇难者的残肢收集在一起,重新缝合成一具新的身体。当一个孤独飘荡的灵魂入驻这具身体的时候,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哈迪称它为“无名氏”,当局视它作“头号罪犯”,其他人把它叫做“弗兰肯斯坦”。弗兰肯斯坦开始了复仇之战,报复那些杀死过它或者是曾将它炸成碎片的人,无名受害者变成了无名的加害者…… 《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风都在这里了 《世界》 袁凌 著 中信出版·大方 |2018.7出版 《南方都市报》2018十大好书 《世界》是袁凌的首部中篇小说集,包括《世界》《雪落》《猎鱼》《转山》等九个故事。书中有以哭死人为业的“歌郎”,有同山林和命运搏斗的伐木工,有在耶稣身上寻找希望的村落,有颠沛半生的算命先生……看似边缘又无人问津的他们,却活出了一个个民间传奇。在《青苔不会消失》之后,袁凌依然将目光投注在底层人物的身上,通过描写他们的命运,展示出一幅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乡村图景。 袁凌通过他的书写,提醒我们这个繁华时代下的深层病灶,那些被遮蔽的“卑微者”、“局外人”,如何被冷落无视。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关乎你我,只要世上还有一个穷人,青苔便不会消失。 《去海拉尔》 你必须有向内生长的力量容纳孤独 《去海拉尔》 王咸 著 中信出版·大方| 2018.1出版 2018年界面文化编辑年度选书 《去海拉尔》的作者王咸是《收获》杂志资深编辑,也是近年来崛起的杰出小说家。在《去海拉尔》中,他用洗练、清晰的文字真实呈现出隐匿在都市中的心灵漂泊者的面貌,准确地书写着现今时代城市人群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和生活现实。 书中七个故事发生在城市中心或边缘,每个人身上都有秘密。有从云南乡村来到大城市住进陌生人家中的文学青年;有在算命婆婆身上寻找希望的沉默父亲;有曾“隐退”养猪的著名诗人……每个秘密背后都有着一个群体的命运,一个时代的底色。甚至连故事的叙述者“我”,也怀揣着不为人知的心事。 《我的叔叔李海》 人世种种微薄的艰难与微薄的善良 《我的叔叔李海》 尹学芸 著 中信出版·大方| 2018.3出版 第七界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读者》2018年度最受读者欢迎图书 在这本书中,“现实观察家”尹学芸真诚叙写跨越二十年岁月的漫长成长,在城市与时代的变迁中书写一个家庭的底色与困境,个人与家庭,个人与时代,由此成为紧密的整体,读来震慑人心。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