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养生:今年大寒有啥不一样?此时吃鸡补元气
时间:2019-01-22 21:4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今日是“大寒”。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大寒开始,冬天也就只剩下半个月了。此时,就快到交一年“养生作业”的时候了。这一年,身体养得好不好,开春就可见分晓。赶快抓紧这剩下的10多天,好好进补,好好休息,静候春天。 千年之前,有内圣外王之誉的邵雍在《大寒吟》中写下“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今年在南方恐怕见不到这种景象。暖冬已成定局。今年冬季这种气候四时失序的情况,也间接为一些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全国流感疫情报告显示,11月份流感27731例,12月份飙升至121800例。 2018年为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徵火运。自大寒日(2018年1月20),至春分日(2018年3月21日),主位少角木,客气少阳火,中见火运。文献记载可能会出现“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的情况。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再加上2017冬行春令,精气失藏,也会影响到2018年春天流感疫情的继续和反复。所以目前一个时间段,防流感不可忽视。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流感,要做的还是以预防为主,提升自身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早晚室内通风换气 早在《礼记·月令》中就有很多古代防疫卫生的记载。《朱子家训》指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现在居民大都住在楼房,很少有庭院,那么开窗通风、换气,十分必要。 顺应阳生吹卯时风 冬天要“早卧晚起”,但是大寒过后春天的气息已然嗅到,阳气开始萌动生发,这时可以稍微早点起了,无锡江阴地区有吹卯时风(5~7点)的习惯,很值得提倡。 佩挂一个防感香囊 中药香囊散发出香气,在人体头胸部周围形成无形屏障,有散风驱寒、通窍、杀毒等功效。丁香5克,肉桂5克,白芷10克,三萘10克,甘松10克,薄荷6克,石菖蒲6克,川芎10克,药料研粗末,装入小布袋,佩挂在脖子上或挂在家庭房间、卧室门上。 适度让皮肤受“寒” 102岁高寿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有一个养生习惯,就是一年四季用冷热水交替洗澡。可以尝试用冷水洗脸、洗手,这样可以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也可以增强免疫力。冷水洗脸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先用冷水拍拍脸,等皮肤逐渐适应后,再改为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洗手。 【起居和运动要注意啥?】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洗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此外,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 大寒时节的运动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建议可以在阳光晴好的天气,上午10:00左右,下午2:00左右户外活动1个多小时。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快走、登山、太极拳、郭林气功、八段锦等等。如果室内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而大汗淋漓,伤津耗气,不利于养生。 【饮食上与小寒略有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最后,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日常饮食中,可常食用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如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例如,当有人因外感风寒而致轻度感冒时,常常会用生姜加红糖水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阳气是逐渐衰退的,老人在冬季需要补肾阳。另外,对于不孕不育的人,大寒这个天气也是温补肾阳最好的一个时机。 此外,按摩肚子能补肾阳。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汪栋材专家说,按摩关元穴、命门穴即可达到补肾阳的效果。脐周围是中焦,脐下就属于下焦,肾属下焦。关元穴在脐下3寸(4横指),用手掌心(劳宫穴)按摩关元穴,身后与关元穴对着的命门穴,脐下3寸(4横指),是守护生命的大门,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两手交叉在后面按揉,按揉在原地,不是搓皮,得有一定压力,手心手掌是有一定温度的。这套手法必须每天做,尤其到大寒以后,关元穴补肾非常好。 健康知多点——大寒时节不妨食补养生 在大寒时节吃鸡肉可以气血双补,抗寒能力大大提高。如果吃的还是热热的羹汤或者暖心的土窑鸡,那更是美味又暖身了。推荐几道适合大寒时节养生食谱: 1、八宝饭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值得提醒的是,糯米虽好,却也不能贪吃。吃时最好将日常主食摄入量减少,否则会由于糯米本身黏滞、不易消化,而引致胸腹胀满,这就得不偿失了。特别是老人、儿童等肠胃功能本身很弱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2、芪杞炖子鸡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种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3、黄精黑豆炖鸡 主要功效:益阴补肾、益肺胃、安五脏 推荐人群:肺肾阴虚兼脾胃虚弱者,干咳少痰、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疲倦、纳差者。 材料:黄精15g、黑豆50g、枸杞5g、光鸡半只、生姜、料酒适量(3~4人量) 做法:光鸡洗净、斩件、飞水;黑豆洗净、浸泡;黄精、枸杞冲洗。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水九分满,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炖煮45分钟,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 4、凤凰花胶羹 材料:鸡半只、花胶50克、人参和黄芪各20克、大枣6枚、生姜数片,水适量(四人量) 做法:新鲜光鸡去毛和内脏,斩件,用武火煲或者炖至沸腾后改用文火再加热两小时,适当调味即得。 【预防流感食疗妙招】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