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Facebook卖私信,3D打印头部可破解人脸解锁
时间:2018-12-23 12:5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FBI也失守,数万名特工信息遭泄漏 12月16日,一个ID为“Anonymous Unity”的用户在推特接连发了几条关于美国FBI、法国警察成员列表清单的信息,并直接贴出了暗黑链接,通过链接能看到这些被泄漏人员名单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职务、电话、邮箱等。“匿名者宣言”,同时表明了这次数据泄露的目的。在他们看来,情报机构都在监视着人们的行动,已经逮捕了很多人。而这次有针对性的泄露情报机构成员的信息被认为是一种反击手段。(FreeBuf.com) 简直防不胜防!FBI都失手了,你还不赶紧护好自己的数据隐私。 2 私信都卖,facebook你够了! 《纽约时报》日前发表文章称,有内部文档和采访记录显示,多年来Facebook向全球150多家大企业提供其用户个人数据,所涉及内容远比Facebook之前披露的要多。据显示,Facebook允许微软必应(Bing)搜索引擎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查看几乎所有Facebook用户所有的姓名,也允许Netflix和Spotify能够阅读Facebook用户的私信。根据Facebook的说法,大部分数据合作都适用于FTC协议的豁免条款。该公司辩称,合作伙伴公司是服务提供商,这些公司只在Facebook的指导下、服务Facebook的目的而使用数据,提供的功能是Facebook社交网络功能的延伸。(新浪科技) FTC中豁免条款目的,按常规理解应该只限于与其他公司类似的“日常职能”,Facebook的解释过于宽泛,这是为自己逃脱而找的借口。 3 个性化推荐,给死胎母亲带来的伤害 12月14日,曾获艾美奖提名的 Gillian Brockell 写了一封对 Facebook、推特、Instagram 以及所有社交网络的公开信,信中提到她从怀孕开始就收到了各种母婴用品的推荐,不幸的是她的孩子没了(死胎),但是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还继续给她推荐各种孕妇装品牌、儿童玩具广告等等,一次次地给这位母亲的伤口撒盐,一次次地伤害这位母亲。(机器之心) 是时候对这些侵害用户的互联网公司进行严惩了,立法立规矩是关键一招。 知情权 4 你以为在填验证码,其实是在给谷歌干活 今天,应用最广的验证码系统就是 reCAPTCHA(Completely Automated Public Turing Test To Tell Computers and Humans Apart,区分人机的全自动图灵测试系统),已被Google公司收购,其创始人之一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路易斯·冯·安想到:“如果人类与机器各有擅长,能不能利用验证码系统,让人类和机器共同解决问题呢?”很快理想变成了现实,到今天为止, reCAPTCHA 已经录入了从 1851 年至今的所有《纽约时报》,共计 1300 万篇文章。除《纽约时报》外,reCAPTCHA 还数字化了超过 2500 万本书,而全球的图书数量约为 1.3 亿本。(虎嗅) 所以,Google验证码是在剥削我们的免费劳动力吗? 行研 5 小企业也可获得大数据红利 各种组织或许正在经历着“信息过载”,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研究员的预测,直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的大小将上升到163ZB,而2016年全球数据量的大小仅为16ZB。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将在数据量的扩张中承担重要的角色,IDC的研究员表示,2015年企业产生的数据量占该年所有数据量的比例才30%,到2025年,企业的数据占比将达到占60%。这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组织被数据所淹没,loT技术的发展将意味着企业的数据泛滥将继续加剧。然而小企业往往有着更紧的预算约束,因此很难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但是,充分利用小企业灵活的优势,就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云策略来像大企业那样控制自己的数据资源。通过将数据推送至云端,聪明的公司可以将信息转化为洞见,依靠这些知识提高内部决策流程和客户体验。(ZDNet) 大数据不一定只是大企业的“专利”,灵活的小企业更应该扩展到云服务中,去摆脱信息过载的陷阱。 商业 6 印度或对谷歌等广告付费业务征税 据印度《经济时报》援引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国家政府官员报道,印度当局在研究向谷歌和Facebook对印度用户提供的广告等付费服务征税。这名官员说:“如果是哪家印度公司开展这样的业务,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肯定要缴很多税。所以为什么他们就不该缴税呢?”(新浪财经) 赚了人家的钱,让你交税也是无可厚非。印度的征税行为也是本地保护的一种形式,就连英国也有对广告收入征收新数字税的计划。 智能化 7 What?!3D打印头部就能破解人脸解锁 今年 11 月,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可以生成「万能指纹」的神经网络模型 MasterPrints,攻击手机指纹解锁的成功率最高可达 78%。而最近,福布斯的记者们使用 3D 打印技术攻击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在一通测试之后,他们发现石膏「人脸」竟可以破解四种流行旗舰手机的 AI 人脸识别解锁功能,不过iPhone X 不为所动。(机器之心) 媒体应该减少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过度渲染,人脸识别在涉及到支付、金融等敏感信息行业的应用需要慎重。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