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成为守望先锋联赛的“菲尔·杰克逊”(2)
时间:2019-01-27 00:3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图片源自网络) 而对于战队的整体用人,最成功的莫过于最终赢得创始赛季总冠军的伦敦喷火战斗机队。原本以KDP+GC Busan超豪华阵容问世的伦敦在赛季后半程大刀阔斧地打破了他们的阵容结构,放走了将近一半的队员最终形成稳定的6+1精简阵容。这也是自APEX第4赛季开始就带着Gesture和Profit冲击巅峰的主教练changgoon职业生涯的最高点。 changgoon 在“教练的定位”这一命题上,《守望先锋联赛》的主教练们各有千秋,有的擅长制定战术,分析数据,有的擅长开发选手。但我们可以发现,失败的主教练各有各的失败之处,但优秀而成功的《守望先锋联赛》教练却有着许多共同点:他们掌握着队伍的话语权,有能力做最终决策,应对选手时,他们擅长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风格打法。Kyky和Aero先后执教的达拉斯燃料队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Kyky 我们说回传统体育与电子竞技在教练层面上的关联,双方在职能的发挥上其实是有不小的区别的。包括《守望先锋》在内,大部分的电子竞技项目和其赛事是不存在像球赛一样的战术暂停的,教练也不可能像足球或篮球一样在场边以喊话的形式激励队员或传递战术。很大程度上,队员们的临场发挥,赛事中的交流能力对于结果的决定作用都要大于教练赛前布置的战术,《守望先锋》又不存在moba类游戏的教练Ban&Pick环节,教练在比赛进行中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小的。 也因为如此,我们会发现,在《守望先锋联赛》中领导一支队伍的往往不是他们的教练,而是队伍中一位具有领袖气质或者能够盘活整队氛围的核心选手,比如洛杉矶英勇队的Custa,首尔王朝队的ryujehong,或者对达拉斯燃料队有着无限感染力的Mickie……相比于他们,主教练更像是战术/想法/策略的提供者,是一种辅助性的角色。最终,他必须做到即使在队伍缺失自己的情况下,他的队员们依然能够有效地执行训练成果,发挥出各自最佳的职能和风格。 王星睿教练在上海龙之队和《守望先锋世界杯》中国队中的两段执教经历恰好证明了队伍是否拥有鲜明的领袖队员(Guxue和LateYoung)和团结程度极大地影响了主教练职能的发挥 最后,我们再回到Féfé在他的专栏中提到的那个问题:“成为成功的教练是否意味着一定要有职业选手的生涯背景呢?” 诚然,NBA最成功的一批主教练——菲尔·杰克逊、波波维奇、帕特·莱利等——都是前联盟职业球员。足球界,温格、里皮、齐达内,还有在去年世界杯中带领英格兰历史性重回四强的索斯盖特也都如此。但即使是传统体育界也并不如此绝对,橄榄球领域,NFL最成功的队伍之一的新英格兰爱国者队主帅比尔·比利奇克就几乎没有球员生涯。 比利奇克、波波维奇、温格 《守望先锋》作为最年轻的电子竞技项目之一,自然不存在上一代退役职业选手转型教练的场景。在《守望先锋联赛》中,有过《守望先锋》职业赛场经历的教练屈指可数,休斯顿神枪手队的主教练TaiRong曾经在2016年以选手身份带领韩国队赢得第一届《守望先锋世界杯》冠军,但这也只是他教练生涯的一个插曲。 TaiRong与LinKzr 我们不能否认职业选手出身的教练在执教工作上有一定的先天长处,比起没有选手生涯的教练,他们更能体会队员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面对极大的落差产生的压力等负面情绪。但选手生涯也给他们设置了一层障碍,职业思维和交流策略等方面的转变是很困难的。另外,长期的职业训练和赛场生涯会让他们很难学习到除了技战术和硬实力层面以外的技能,比如数据分析和团队管理。因此从职业选手到教练,无不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型过程。 Féfé所提问题的答案也不是绝对的。对于教练来说,过去的生涯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选择时,保持开阔而流动的思维,成为一个团队润滑剂和协调者的角色,从而让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恰当的时候适应变化,调整至最佳状态——无论是队伍的用人,战术的抉择,还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变动。Changgoon在伦敦夺冠之后选择转身加入首尔王朝队,从主教练转为助理教练,就是一次低调的重启和挑战。谁能说《守望先锋联赛》未来就不会出现一位属于它的菲尔·杰克逊和亚历克斯·弗格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