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候车“姿势大全”:春运百态,温暖如初
时间:2019-01-27 12:4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广州火车站候车广场依旧人头攒动,操着各地口音的人们,携家带口来到隔栏分开的临时候车点。 “不急嘞,”即将踏上归程的老崔歪坐在地上,在阳光下伸了伸懒腰,一边啃着甘蔗,一边悠闲地听着音乐。 听书、打牌、绣花、吃鸡、啃甘蔗、玩直播……23日,南方+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各候车点,大家上演着“72变”,用各种方式度过农历旧年在广州的最后几小时。 老崔之所以“不急”,是因为他早已在自动取票机取好了车票,6个小时后,他将乘坐京广铁路的列车,12个小时便能回到老家武汉。有了以往春运的经验,为了打发时间,老崔特地从他所工作的东莞麻涌造船厂携带了一箱甘蔗。在现场,他悠哉地啃着甘蔗,耳机里还播放着电子书。他还把甘蔗分给了跟他一样候车的陌生人,大家一起拉起了家常。 “小心伏地魔”在老崔对面的小程兄弟俩玩起了吃鸡游戏,他们今晚9点将搭乘去西安的火车。小程告诉记者,“广场吃鸡”是他们春运的最好方式。在小程兄弟俩的不远处,邱大姐一行玩起了扑克牌,“赌注”则是小板凳上的花生。大家笑声不断,而邱大姐怀里的婴儿正在熟睡。 在火车站售票大厅外,“老济”因为候车无聊玩起了直播,一边向网友介绍车站的人流情况,一边向大家展示回家的行囊。“老济”告诉记者,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他选择与大家一起经历。 人多,是每年春运不变的“标签”,然而这“不变”的背后,是人们对家人的思念。 在8小时候车区,张大姐一家4口正悠闲地坐在护栏边,几个小时后,他们将踏上回老家重庆的火车。而在出发前,张大姐则开始做起了平时来不及做的“针线活”。 “给孩子做一个绣花鞋垫,也算是送他们的新年礼物。”张大姐说,她和丈夫在广州做建筑工人,平时很少回家,正好在候车的时候偷闲一下,为家里的老人、小孩准备个小礼物。 在广场的候车区里还有一位特殊的旅客,这次她不是回家,而是去异地。30多岁的小英是惠州人,在3个小时后,她将乘坐去湖南的列车,去看望半年多没见的丈夫。 “春运不一定回家,爱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小英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是惠州人,由于特殊原因,丈夫不能回家过年,她特地过去陪伴。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