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浪地球》 科学家这么说(3)
时间:2019-02-09 23:1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天文学家不是算命先生,他们预知几十亿年后发生在太阳身上的事情,除了可以依靠理论计算和计算机模拟外,还能通过遥看处于不同“年龄”的漫天恒星来勾勒出恒星演化过程的全貌。牛顿、爱因斯坦以及一众天文学家联手保证,我们的太阳应该会按照这篇文章里所描述的过程走完自己的一生,太阳精巧而简洁的平衡几乎不可能被什么因素意外破坏。 因此,大家除了领略电影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外,无需担心太阳真的会提前开始衰老并吞并地球。虽然有言曰“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能乱编”,但科幻小说和电影能够以相对正确与真实的背景展开已经是相当可贵了,不能苛求它在科学上百分之百的正确。那样,小说也许就会失去了幻想的翅膀。 同时,《流浪地球》也许能让我们再次发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可贵。这是一颗受到上天太多眷顾的星球,它处在太阳周围的宜居带里,可以允许液态水稳定存在孕育生命。较强的地磁场屏蔽了太阳高能粒子的侵袭,保护了大气层不被太阳风吹走。太阳不会爆发过于强大的耀斑,否则地球将持续处于强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轰击之中。大气层的密度和成分能够有效地调节温度,让我们处于既不冷又不热的环境中。适度倾斜的地轴使大部分地区有了四季的变化。地球轨道之外的太阳系其他大行星又吸引了不少可能撞击地球的小天体。当这些有利的因素集中到一起时,才让这个星球上有了生生不息、多姿多彩的各种生灵,才孕育了自封为智慧生物的人类。当我们将望远镜指向浩瀚的宇宙之中,试图从繁星间找到一颗与我们同样幸运的行星时,却始终没有一个确定性的发现。如果现在我们就踏上流浪之路,我们并不知道哪里才是我们的安身之地。 好在太阳生命的终结发生在几十亿年之后,而现在的我们则可以好好珍惜我们的家园,不让战争、污染、气候变化、能源消耗将其破坏,将一个美丽多彩的地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