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网络上流传“珠穆朗玛峰旅游被无限期禁止”的消息,引发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错愕。不过,这样的说法纯属误读,实际情况是,今后普通游客不能再进入珠峰景区绒布寺以上的核心区域,专业登山运动员则不受此限制。也就是说,普通游客还是能在绒布寺以下的区域欣赏珠峰美景。
这一新规是珠峰生态保护措施的升级,同时也是对广大游客的提醒:前往珠峰旅游应当更自觉地爱护环境。
根据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只能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而且需要事先经过批准,除此之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实验区则可以进行旅游活动。在此之前,普通游客最远能到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而这个地方恰好在珠峰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新规实行后,游客只能到达绒布寺以下的区域。绒布寺的海拔比珠峰大本营低50米,位置则后退了约两公里,属于珠峰保护区的实验区,允许游客参观游览。从这个角度说,新规是对此前旅游方式的纠偏,既符合了法律法规,又能确保游客较好地感受珠峰的雄伟。
珠峰所在的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高海拔地区缺氧、极寒,植物种类稀少,在其他地区能自然分解的垃圾,到了珠峰所在的高原地带就难以自然分解。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2018年以来,西藏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海拔5200米以上地区的垃圾约8.4吨。海拔5000米以上就是公认的“生命禁区”,在这样的地方清理垃圾,要付出极其高昂的人力物力成本。如果对游客进入珠峰的区域不加限制,天长日久,人类活动对珠峰环境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现在,游客的游览区域后退两公里,也是给大自然留下一个喘息的空间,不至于让珠峰的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
此外,本次新规尽管仍然允许专业登山者攀登珠峰,但对攀登时段和人数进行了限制。这也是保护珠峰生态的得力举措。挑战自然、突破自我是很多人的追求,登山者固然有权利攀登珠峰,但也有义务保护生态环境。对登山活动进行规范,正是为了保护珠峰这一珍贵的自然财富,让这一财富为全人类共享。
“因为山在那里”,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这一名言,激励了无数人攀登珠峰。面对雄奇险峻的珠峰,或许可以征服,但绝对不能破坏。普通游客后撤两公里,专业登山者尽量将垃圾带下山,都最大限度减少对珠峰环境的影响。爱它,就别破坏它。爱珠峰,就该“退一步”。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