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竞之家_品味电竞生活移动版

主页 > 刀塔2 >

Dota2自走棋:寒门子弟翻身的又一典例

打牌,下棋,这是近期国内游戏玩家圈子里的热门话题。

《雀魂》和《Dota2走棋》的出现,让游戏玩家的圈子仿佛变成了老人院一般,许多玩家似乎都厌倦了那些勾心斗角、硝烟四起的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和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Dota2走棋》在上线短短十天时间内,同时在线人数就突破了10万大关,更有超过70万玩家在Steam平台上订阅了该游戏。作为使用《Dota2》地图编辑器制作的一幅衍伸地图,或者说一款衍伸游戏,《Dota2自走棋》还得到了官方认可,登录在《Dota2》的主界面上。

由国内巨鸟多多工作室这个五人团队花费两年时间打磨完成的《Dota2自走棋》,堪称是2019年目前最火爆的游戏之一,在Steam榜单上更是将一大票优质的独立游戏给挤了下去,可以说是继《太吴绘卷》之后,国内小型游戏制作团队“用爱发电”的又一成功案例。

《Dota2自走棋》不单止把“官方正版”的《Dota2》卡牌游戏给比了下去,更是再一次证明了Mod(游戏模组)的魅力。在昨日,有外媒称V社有收购自走棋的潜在意愿,还准备将承诺的《Artifact》赛事项目的100万美元奖金转移到《Dota2自走棋》上。

Dota2自走棋:寒门子弟翻身的又一典例

在《Dota2自走棋》上线之前,如果提到《Dota2》棋牌游戏,玩家想到的就会使《Artifact》。这款由Vavle亲自打造的“官方正版”棋牌游戏,如今却被《Dota2自走棋》抢尽了风头,关于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从玩家构成上就可以窥见一斑。

《Artifact》由著名的棋牌游戏设计师Richard Garfield与Steam平台发行商Vavle联手打造,将《Dota2》的游戏特色元素及对抗性融入卡牌游戏之中。于是这款棋牌游戏在继承了《Dota2》丰富而复杂的游戏内容的同时,还要求玩家对卡牌游戏玩法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当这两点结合到一起时,就使得《Artifact》的受众范围一下子缩小了许多。

其结果显而易见,《Artifact》发布当天同时在线达到6万的玩家数量,在一周后迅速降至2万,并在一个月后仅余7000。

反观《Dota2自走棋》,其制作方针几乎可以说是与《Artifact》完全相反,使用《Dota2》地图编辑器制成的这款游戏虽然带着满满的《Dota2》元素,但其本质却是一款老少咸宜、上手简单的棋牌对战游戏。巨鸟多多工作室的游戏设计阿佳更是坦言,《Dota2自走棋》的本质实际上就是麻将。

玩家门槛,可以说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一大成因,但《Artifact》之所以被《Dota2自走棋》全面压制,甚至被玩家们称为“假刀牌”,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原因。

Dota2自走棋:寒门子弟翻身的又一典例

玩法复杂的《Artifact》

棋牌类游戏吸引玩家的因素有好几个,显然《Dota2自走棋》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所以才会有这种一炮走红的“开局”。棋牌类游戏的玩家体验往往由三种要素构成,分别是足够丰富而又平衡的内容、可以发挥玩家战术水平的空间、以及恰到好处的运气因素。

由Richard Garfield操刀打造的《Artifact》自然不会是什么粗制滥造的作品,但其收费模式和游戏定位却将许多玩家“拒之门外”。 Vavle似乎是在《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的开箱抽奖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又将这一套放到了《Artifact》之中,最终却让游戏里某些功能特别强大的卡牌被炒到了180美元的“天价”。

当棋牌类游戏中出现极少数功能特别强大的卡牌时,就等同于间接削弱了其他卡牌的存在价值,它们在压缩了游戏内容的同时,也压缩了玩家战术水平的发挥空间,这显然不是棋牌类游戏玩家所乐见的。

在这方面,《Dota2自走棋》的收费模式显得相当保守,充值项目完全无法影响玩家的游戏进程,如果说《Artifact》是将大量轻度玩家拒之门外,那么《Dota2自走棋》则是将这些玩家全部揽入怀中。再加上其受众范围没有被限制在《Dota2》玩家群体之中,经过多次的网络传播,最终就实现了20天玩家人数突破200万的“壮举”。

Dota2自走棋:寒门子弟翻身的又一典例

《Artifact》中被炒到比游戏本身还贵的“斧王”

Mod,让游戏常青,让“寒门子弟”翻身

除了游戏本身的定位和运营之外,《Dota2自走棋》还再一次让玩家看到了Mod的魅力。这或许称得上是一种因缘巧合,因为在Vavle的发展过程中,Mod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Vavle的早期作品《半条命》是世界上最畅销的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如今提到FPS人尽皆知的《反恐精英》,也就是我们常说CS,最开始只是《半条命》中的一个玩家自制Mod。《半条命》作为最早一批支持Mod的游戏,可以说是开创了游戏制作的先河。没有《半条命》,就没有风靡全球的《反恐精英》,更没有今天的《反恐精英:全球攻势》。

另一方面,《Dota》则是源自《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的自制地图,它和《反恐精英》一样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之后,才最终变成一款独立游戏。独立出来的《Dota2》依然保留着《魔兽争霸》地图编辑器的传统,所以才有了这款《Dota2自走棋》。

Dota2自走棋:寒门子弟翻身的又一典例

《怪物猎人:世界》PC版中的玩家自制Mod

纵观游戏发展历史,Mod几乎总能延长游戏的寿命,甚至还有以Mod作为主要卖点的游戏,并且一款游戏的玩家越多,就越有可能诞生优秀的玩家自制Mod,从而吸引更多的玩家,借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如上图中的,就是2018年话题大作《怪物猎人:世界》PC版的玩家自制Mod,它将另一款作品《异度之刃》的人物引入到《怪物猎人:世界》之中,凭借精细的人物模型和流畅的战斗动作,一度引起了众多玩家的讨论和关注。

上述的这个例子,想必让许多玩家都有种熟悉的感觉——这不就是“皮肤”吗?

在如今的网游和手游中,也有不少运营方式是继承自Mod的创意,比如两款游戏间进行合作的“联动”活动,就是为了创造双方拓展用户群体的机会。国内知名的二次元手游《崩坏学园2》和《少女前线》就曾经展开联动活动,其中后者更是以一年两次的频率和国内外各种游戏频繁进行联动。

(责任编辑:波少)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