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难再出现第二个“刘德华”和“周润发”(2)
时间:2019-02-24 11:1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同理,我们都知道《黑猫警长》、《葫芦娃》,以及著名动画人物舒克、贝塔和擎天柱,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当下最火的动漫《一人之下》、《魔道祖师》、《全职高手》以及里面的主角冯宝宝、张楚岚、魏无羡、叶秋、苏沐橙。 为什么我们就不认识、不知道了? 很多人会说,现在大家不看超女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看了? 因为在这个可以选择的时代,我们选择了兴趣爱好,我们的兴趣爱好就是我们的视野,甚至是视野的全部。我们的视力很强,但视野很窄,不在视野范围的我们基本看不见,也没有时间看,因为我们的时间都被兴趣爱好占有了。 我们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却沉沦于自身的选择。 就这样,我们与自己的选择越抱越紧,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越抱越紧,与有同样选择的人越抱越紧,与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越抱越紧。在移动互联的加持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为同一首歌欢喜,为同一个视频欢笑,为同一个段子流泪,为同一个观点热血沸腾。我们虽然天各一方,却有着共同的视野,我们在现实中操着不同的口音,在网上却说着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听懂的专属名词和黑话。从“绝对领域”到“压枪”、从“打野”到“穿山”等,伴随着这些专属名词和黑话的诞生,一个个基于“同好”而在网络聚集的圈层逐步产生。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样的文化圈层也不例外。拿现在很火的国风歌曲《牵丝戏》来说,放在之前,这首歌如果想火,必然需要相应的平台提供渠道,没有电视、广播、唱片等渠道,作品再好也难传播,但一旦开始传播,就有可能全社会皆知。 换成今天,《牵丝戏》完全可以在国风圈内得到近乎“圈内皆知”的传播效果,但想要打破圈层壁垒,“出圈”传播就太难了,而想达到全社会皆知的效果,几乎不可能。 2018年10月,我在上海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见到了国风圈的某位知名音乐人,我告诉她,你想要更有名,真的很难,主要是你年龄太小了,91年的。 她不理解,说年龄小不是更好么?我表示,你年龄太小的意思是说,你没有赶上2008年、2009年以前的年代,那时虽然已经有了网络,但移动互联网和4G还没有普及,随时随地上网更或后来的随时随地看视频还没有实现,电视还很强势。在那个年代,你完全可以借助电视一鸣惊人,就像李玉刚一样,而现在你和河图即便再厉害,要想获得和李玉刚一样的传播效果,需要付出百倍的艰辛和努力。她倒是很洒脱,说那唱给喜欢国风的人听就很开心啦。 是的,现在在圈子内传播容易,但获得认可难,因为圈子形成越久,成员就越专业,越挑剔,能够得到圈子的认可,已经是令人骄傲的事情。作为一个已经很有成就的国风音乐人,当然可以洒脱地面对这个时代。 4 多样的群体 但是,我们是共青团,我们做新媒体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传递思想,就不能像别人那么洒脱。青年人在哪里,我们就要去哪里,青年人在哪些平台,我们就要去哪些平台,青年人在哪些圈层,我们就要进入哪些圈层做工作。 我们应该从哪些圈层开始呢?对于我们来讲,有两个标准:哪个圈层青年基础最好、影响青年人最大,我们就优先选择哪个圈层。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决定首先对ACG(AnimationComicGalgame,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国风音乐、华服、修仙玄幻小说、网络自媒体、青年科学家等圈层逐步开展工作。 ACG是当代青年聚集的最主要圈层,对此我们内部也做了细分,分为:动漫(强调制作)、网配(网络配音)、cosplay(角色扮演)、电竞、游戏主播五个圈层,分别开展工作。 选择国风音乐圈主要考虑两点,一是深受95后喜爱,极速兴起。按照某音乐平台统计,国风音乐年下载播放量高达120亿到150亿次,在垂直类音乐排名第一;二是这样一种古典雅致、词曲唯美、具备独特中华美感的音乐形式是由80后90后发明的,从“墨明棋妙”的建立,到“万有引力向古风”的提出,再到“古风”向“国风”名称的转变,都充分彰显着当代青年挺拔的文化自信。无论是作词、作曲还是演唱、听众,喜爱国风音乐的青年人无一不对中华文化抱持着“温情与敬意”,群众基础好到难以想象,正是我们需要团结、帮助、引导并依为臂助的最佳圈层。 华服圈和国风音乐圈类似,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极少数青年群体构成,演变成了泛华服爱好者将近千万,几乎所有大学和较大城市都有华服类社团组织的群众性活动。 我们可以现场测试一下: 穿过华服的请举手——3人举手; 看到别人穿华服的请举手——几乎全部都举手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就其整体活动而言,确实也是由80后、90后这样的当代青年重新创造并发起的,彰显了文化自信,极大增进了爱国情怀。 很多人不理解我们支持修仙玄幻小说圈层,在这里简单说两点: 一是修仙玄幻类小说是目前我国唯一强势对外输出的文学艺术形式,特别是在北美、欧洲地区的输出。去年有个新闻,讲的是一个小伙子看修仙小说看到把毒瘾戒掉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修仙小说的套路,基本上都是从一个不屈的少年开始,凭着自己的努力,加上天性、性格,最后超越富二代、仙二代,实现阶层跃迁,走上人生巅峰,其强调上升通道,强调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和世界的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一脉相承,并与西方以“血统论”、“宿命论”为基调的文学艺术产品形成鲜明对比。 而网络自媒体圈层和青年科学家群体更是我们新媒体工作需要团结的群体。 5 破壁的方式 最后聊一聊如何“破壁”。 破壁首先破平台。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