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破壁者
时间:2019-03-03 09:0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根据闫光宇在中信研究院传媒互联网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首先说一点,实在不好意思,刚刚主持人介绍我是@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负责人,这个我不敢当,负责人是德祖同志(众笑),我最多算是“负责人之一”,所以这个“之一”不能落。 今天我本来不是来发言的,而是来学习的,这个不是谦虚,而是事实。一方面我们平时工作的领域和咱们交叉的不多,我个人对这个还是小学生;另一方面是一个具体的原因,我们前段时间已经谈好合作意向的一个动漫团队突然间挂掉了,据说是因为这段时间游戏领域震荡直接关联动漫投资产生的变化(众笑),所以刚好借咱们的论坛了解下目前在这些个领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所以确实不准备发言,但蒙唐思思老师看得起,要求我务必发言,所以我就把我这段时间以来对于当代青年网络聚集现状思考的一些浅见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刚才听了唐思思老师的演讲,让我收获许多,特点是数据翔实,有说服力,而我的分享则以个人观察为主,比较感性,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进击的破壁者》。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测试时大家如果知道就请举手,如果不知道就请不要举手。知道的话一定要举手哦,好,首先问大家第一个问题: 知道刘德华的请举手,(众笑,并皆举手),好,看来大家都知道刘德华(众笑);那么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 知道任贤齐的请举手,(众笑,并皆举手),好!下一个: 知道周华健的请举手,(众皆举手); 知道李宇春的举手,(众皆举手); 知道张靓颖的举手,(众皆举手); 知道圈9的请举手,(众皆疑,并有人问“谁?”,只有一人举手),大家不用问,问就代表你不知道,(众笑),好,只有一个人举手,下面我们继续: 知道李玉刚的请举手,(众皆举手); 知道凤凰传奇的请举手,(众皆举手); 知道银临的请举手,(众又皆疑,并有人问“谁?”,只有一人举手),嗯,银临小姐姐只有一个人知道,我们继续: 知道河图的请举手,(众又皆疑,只有2人举手);好,两个人,我们继续: 知道黑猫警长的请举手,(众大笑,并皆举手); 知道葫芦娃的举手,(众笑,并皆举手); 知道擎天柱威震天的举手,(众皆举手); 知道舒克贝塔的举手,(众基本都举手); 知道张楚岚、冯宝宝的请举手,(众又皆疑,并有人问“谁?”,只有2人举手);好,只有两个; 知道魏无羡的请举手,(众又皆疑,只有1人举手);好,只有一个; 知道叶秋苏沐橙的举手,(众又皆疑,只有2人举手);好,两个; 好了,我们的测试测完了,至于为什么要测试这些,一会我们再聊。我们现在先聊点令人伤心的事情。 前不久,有一位老人去世了,我很伤心。大家猜猜会是谁?(有人答:“金庸”,也有人答“漫威之父”、单田芳),对,是单田芳,单老去世,我是真伤心,为什么我会对单老有感情,因为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家里是没有电视机的,家用电器“三大件”:电灯、收音机和手电筒,(众笑),电视都是后来的事了,我依稀记得我二婶嫁过来时,陪嫁了一台八英寸的熊猫彩电,然后我们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我们家大院看电视,毕竟是全村第一台彩电,电视就那么孤零零的支在院子中间的桌子上,然后男女老少自带马扎板凳进行围观,电视接上电线和天线,手动调了调就放出来一个我毕生难忘的节目,(众笑),大家猜猜是啥节目?(很多人回答:“西游记”、“聊斋”等等),都不是,是《动物世界》。(众笑)。当然,电视机毕竟是后话,陪伴我时间最长的,还是那台红梅牌收音机,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听评书的习惯,当然不光是我,相信和我同龄的小伙伴们都或多或少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呼家将、杨家将、三侠五义、三侠剑、童林传、三国演义、水浒传,单田芳、刘兰芳、袁阔成等等艺术家就成为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童年最为精彩的偶遇。 单田芳评书 是的,是偶遇,如果换成是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换成今天的懵懂少年,他们会去听评书么?他们还会认识单田芳、刘兰芳么?我相信,同样的少年心境,遇上了不同的时代生活,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所以正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才会去听评书,正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才会认识单老,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乘势而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中认识一些人和事物,其实并不取决或者很少取决于我们的自主选择,更多的是时代给予的结果。 没理解我的意思不要紧,我们可以换个问题问一下,比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比起那个只有收音机电视时代的人,人们的眼界究竟是更加开阔了呢,还是更加狭窄了? 在座的有很多年长的长辈,你们可以思考一下,在那个我年龄还很小的八、九十年代,你们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你们是不是依然知道我们小孩子每天看的七巧板、大风车、鞠萍姐姐、葫芦娃、舒克贝塔、擎天柱威震天,(众点头),你们依然知道我们最喜欢的黑猫警长一只耳,甚至连在新婚之夜母螳螂会把公螳螂吃掉这样的桥段梗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众笑)。同时,在座的跟我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回想下,当年我们作为未成年的小朋友,是不是也都知道国家领导人是谁、香港快要回归、亚运会的熊猫盼盼、新疆的棉花常年丰收,(众点头),我们还会知道当初的成年人当时最喜欢的歌星不仅有杨钰莹、毛阿敏,还有张学友和刘德华,我甚至会知道老年人应该如何保养身体,因为当时有一个节目叫《夕阳红》我爷爷奶奶很喜欢看,(众大笑)。 由此可见,在那个大众传媒还是信息单向传输、信息渠道相对单一的时代,我们的眼界其实相对比较开阔的。尽管有些信息你并不喜欢,但你依然会知道。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这些我们在当初并不喜欢的信息就代表对我们没有用么?显然不是。 让我们把思绪回到现在,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普通人每天有几个时间段可以较长时间使用手机?”我想起码应该有三个,一个是中午休息,一个是晚上睡觉前,一个是上大厕,(众笑),当然,很明显,这三个时间段当中有一个是最长的,那就是晚上睡觉前,但是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你今天晚上刷了微博是不是就没时间刷朋友圈?刷完朋友圈就没有时间上B站看鬼畜看番剧,(众笑),上B站看完鬼畜,就没有时间去知乎装逼,(众笑),知乎分享完你刚编的故事,就没有时间去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看片,(众笑),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看完片就没有时间去网易云音乐听歌,网易云音乐听完歌就没有时间去起点看书,起点看完书就没有时间刷抖音快手,刷了抖音快手就没时间打王者荣耀,(众笑),打完王者荣耀你发现——天亮了。(众大笑)。 我们喜欢的APP是如此之多,而我们的时间却是如此之少。我们有那么多东西都很喜欢,但我们却没有时间雨露均沾。(众笑)。 当然,我们不是来声讨或者控诉这种时代的无奈。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