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炸锅! 饺子、汤圆、年糕、糖吞蛋……你家冬至到底吃啥啊?
时间:2018-12-26 20:0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原标题:万象 | 吵炸锅! 饺子、汤圆、年糕、糖吞蛋……你家冬至到底吃啥啊? 今天不是冬至嘛? 大家这天到底流行吃点啥? 很多北方人表示真的就是吃饺子, 老人家常说, “冬至吃饺子,一冬天不会冻耳朵。” 甚至还有句俗语说,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然鹅, 有些南方朋友表示不同意, 因为大家似乎更喜欢在冬至吃汤圆: 甚至还得到了不少人的友好站队, 力挺冬至这天吃汤圆才会满足: 不过冬至可不全是吃饺子汤圆哦。 有人说, 南方人冬至好像要吃糖氽蛋, 结果立马引起杭州朋友们的集体抗议, 表示杭州人这天才不吃糖氽蛋, 明明吃的是年糕: 还有人开始科普糖氽蛋是咋个回事, 说杭州人春节拜年的时候才吃, 而且大多时候是给孕妇吃的: 还有嘉兴的吃货表示, 他们那儿依然传承着 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 听当地的老人说, 因为一年中冬至的夜晚最长, 不吃“桂圆烧蛋”的话会冻一晚上, 半夜还会肚子饿呢。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 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有不同, 除了饺子、汤圆和年糕, 其他地区的小伙伴究竟会在冬至吃什么? 海南小伙伴表示不吃饺子和汤圆, 而是吃鸡肉: 四川小伙伴说冬至这天吃羊肉汤: 北方还有人说不吃饺子, 吃的是油糕: 来自岭南的南方代表表示, 冬至这天他们喜欢吃粽子: 安徽人民表示冬至吃的是南瓜饼: 关于冬至吃什么的习俗 各地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 那么古人是如何看待冬至的呢?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 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 黑夜最长的一天。 此后,白天慢慢变长。 因此,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古时也喻意新生命的开始。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之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都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也已暗暗开始流动。 冬至史话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也被称为“亚岁”,排在24个节气之首。《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足以可见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人们最初过冬至,就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 我们常说,“冬至大如年”。一是说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仅次于过年。 冬至习俗— 祭天祭祖 —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诗词自古以来,冬至的地位便不亚于新年。文人墨客心中的冬至,又是何模样?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杜牧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诗人以本身的感触来揣测亲人的处境:天冷了,弟弟是否安好?是否及时添衣加被?尾联更加显示了兄长的心境之繁重,思念之情虽不明说,却尽在不言中。 《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 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 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 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冬至来得太快,让诗人顿感年月已逝,心中惘然。 《冬至夜喜逢徐七》 【明】高启 君来同客馆,把酒夜相看。 动是经年别,能辞尽夕欢。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世路今如此,悬知后会难。 他乡遇故知,让本来值得畅饮的长夜,更添一份暖。推杯换盏,世道多变,相逢难得,这一次分别,要再次相逢就难了。 冬至后再过一个多月便是春节 中国人真正的一年的起始 思乡之人开始归心似箭 家中父母企盼子归 冬至起 盘点即将过去的一年得失 春节将至,又将播种新的希望 冬至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