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即将正式实施代购圈上演“绝地求生”
时间:2018-12-27 00:1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再见了亲们,从2019年1月起我将不再做代购生意。祝大家未来一切安好。”12月20日,资深代购马青(化名)在自己的客户群里宣布了这个决定,“没办法,今后代购市场监管越来越严,赚不到什么钱了。” 2018年8月31日,我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电子商务法》(下称电商法)获得通过,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电商法中明确规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均为电商经营者,必须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现在还是以观望行情为主。一切都得等到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起才见分晓。”12月23日,在澳洲做代购生意的王颖(化名)说,“行业肯定会面临一次洗牌,也越发不好做了。” 监管风声趋严,将给代购者们带来什么影响?他们有怎样的打算? 政策倒计时 囤货、发货、清关VS有空打游戏了 12月19日,王颖(化名)将30多罐奶粉装进后备厢,开车前往离家2公里的快递公司。将这些货发完后,她计划好好休息段时间。“圣诞节和新年快到了,澳洲的快递要1月后再营业,终于可以轻松点了。” 28岁的王颖在澳洲做了4年时间的代购。如今她手中有两三百个固定客户。“大部分都是年轻妈妈。代购的也都是奶粉、保健品等。”王颖告诉记者,“和欧洲不同,澳洲很少有奢侈品代购。毕竟不是生产国,价格和国内相差无几。” 最近一段时间,她特别忙碌,手机里不断传来客户下单、催单,以及临时加单的短信。每天早上9点不到,她就得开车辗转于各个药房和商店进行采购,下午再将货拉到快递公司,按着订单逐一发货。 早在几个月前,澳洲的代购们就特别忙碌。“电商法快实施了,国内客户都开始疯狂囤货。”王颖说。 今年8月底通过的《电子商务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让海外代购从业者人人自危。 王颖在意的是,据国内知晓电商法的朋友透露,国内市场或许将对奶粉保健品做出明确规定,如果没有中文标签,或者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的奶粉保健品,一律不得销售。“这很可能断了澳洲代购者们的出路。”王颖说,当她将这一消息发布在微信群后,客户开始疯狂下单,“大家都担心以后货不好收到,现在在提前囤货吧。” 当王颖来到快递公司时,32岁的刘伟(化名)正忙着安排人员将堆满库房的货物全部打包装车。看见王颖的到来,刘伟隔着老远就问:“货多吗?多了装不下了。”在得知王颖需要打包三四个包裹后,刘伟算了算货物体积,“赶紧填单子吧。趁最后期限到来之际,能发走就发走。” 2016年,刘伟在澳洲开了一家快递公司,帮助当地代购将货发回中国。如今他却忧心忡忡,他担心的是,如果代购受电商法影响减少,自己未来同样也会受到波及。 12月21日下午,40岁的韩林(化名)站在位于香港旺角的办公室内,有条不紊地将才从奢侈品店买回来的化妆品、手表等包装撕开。一旁的“水客”头子正在做着准备,他们计划最近几天将这些货品带往国内市场。 韩林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半小时前他接到一位合作多年的清关公司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说他的货可能出了点问题。 作为一名从事代购10年的“老江湖”,韩林清楚这是什么意思。海关认为邮件内物品超出限额,希望他去补税。这不是他最近这段时间里第一次去海关,两周前他才因同样的原因被海关叫去,最后不得不将3万多元的税款补齐后才将货物取走。这让他几乎没赚到什么钱。 当天晚上,一河之隔的深圳。曾经每天都会出没于香港和深圳之间,忙碌于带货过关的赵丹(化名),难得主动邀约朋友玩起游戏来。他已经在考虑转行了,“海关查得越来越严了,谁也不知道明年会是什么情况。” 小代购者的选择 一年赚十几万,和上班差不多,考虑转行 王颖并不清楚海外代购究竟是从何时兴起,但她清晰地记得,自己2014年第一次到澳洲时,身边几乎所有朋友都在做着代购生意。 “门槛很低,只要你在国外,就可以入行。”12月21日,王颖向记者回忆。到澳洲的第二周,她就开始在朋友圈发出代购广告。 商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中国境外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为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部分国内外商品在品类上的质量差距,以及进口商品的国内外差价,促成海外代购的出现和壮大。 王颖所接的订单,大部分都是以奶粉为主。由于品质和价格等优势,澳洲奶粉一直是代购市场的热门商品。以澳洲一款热门奶粉为例,其在国内商场售价为490元人民币,而在澳洲当地售价换算成人民币仅为220元。国内不少年轻妈妈们更偏向通过代购购买。 但代购奶粉并不轻松。客户为了确保不断货,每次下单数量都在8-10罐。但澳洲销售奶粉的药房只允许每人购买2罐,如果要买齐客户所要求的数量,王颖需要跑四五家药房。 王颖算了算成本,将奶粉代购价定在270元,“每罐赚50元,挣20%的差价。”她曾经一度计划将价格提上去,但在同行处转了一圈后,打消了这个念头:“为抢市场,很多人只赚二三十元,要是涨价的话,估计没人买了。” 每天起早贪黑地抢购奶粉,让她一年内赚到了13万元。这和在澳洲当地找份普通工作的收入差别不大,但王颖看重的是代购时间更自由。更重要的是,在没找到合适工作前,这笔收入能确保自己在澳洲当地生活下去。 时间自由吸引了越来越多代购的加入,21岁的胡天(化名)正是其中之一。 2018年初来到澳洲一所大学读书的胡天,曾计划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零用钱。结果一打听,身边同学没人打工,都在忙着做代购生意。 胡天算了笔账:澳洲允许留学生每周打工20个小时,而在当地华人餐厅或者快递店打工的薪酬通常为每小时55元。“看似每周薪酬有1000多元,一年能赚到五六万元人民币,但由于学业压力较大,复习考试的时间也长,很少能确保每周能工作这么长时间。每年最多赚到二三万元人民币。” “代购比较简单,每天往朋友圈里发图就是了,接到订单后再抽时间去买。”胡天曾加入当地一个学生代购群中,群中每天都有上百条代购信息,谁有时间谁就接单。“所有人都希望通过代购挣点零花钱,让自己过得舒适点。” 但让他措手不及的是,2018年8月,一条突如其来的政策消息,让他还没来得及通过代购挣到多少钱,就被泼了一盆凉水。这几乎断了王颖和胡天的代购出路。“本来现在代购行业竞争激烈,利润越发少了。如果还要加上税的话,根本赚不到什么钱。”王颖表示,“实在不行就转行吧。” 大代购的焦虑 不敢轻易发货了,“风声紧,低调点” 韩林的手机一阵震动,一位国内代理商向他发来几张Prada当季热品的图片:“这颜色订一个。” 思索良久后,韩林决定不做这笔生意,“没货了,暂时缓缓。”同时他不忘叮嘱对方:“最近风声紧,低调点。” “能不低调吗,现在不管是从香港还是欧洲发往国内的货都基本处于被拦截状态。”12月22日,韩林告诉记者。这是他从事代购10年来,第一次对未来感到如此不安。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