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大学生制假证冒充民航检查员8次进驾驶舱,客机机组启动反(2)
时间:2019-03-23 10:2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同年5月7日,杨某再次购买了南京飞往西安的HU7822经济舱机票。杨某打听到此次航班的机长是李机长,他提前联系李机长说要检查航班。登机不久,杨某进入驾驶舱和机长聊天,留了这班飞机乘务长的电话,直至飞机抵达西安才离开驾驶舱。 飞机更换机长才暴露 2011年5月19日,杨某准备乘坐航班号为HU7822飞机由南京返回西安。当天,这班飞机的机长已提前接到了冯机长的电话,说民航局有个检查员要坐你的航班。 登机后,机长见到了杨某。杨某照旧拿出一张检查单让他签字。机长看见杨某脖子上挂着蓝色、“CAAC”字样的挂带,加之冯机长之前给他说过有检查员要来,就相信了杨某的身份。杨某要求乘务长给他升舱,从经济舱坐到头等舱,乘务长也照做了。 之后,杨某敲门进入驾驶舱和机长聊天。机长告诉法官,杨某在驾驶舱内期间,没有操作飞机和破坏飞机的行为。 飞机抵达西安,飞机要更换机组,乘务长和安全员不变,但更换了一名机长。航班号由HU7822更改为HU7845,此次航班准备从西安飞往上海。杨某提出,要跟机到上海,顺便检查。 也正是这次更换机长,让杨某的行为得以暴露。 杨某进入驾驶舱,在检查过程中,机长发现他对航空理论知识及民航局规定不明确,就开始怀疑杨某的身份,遂指示机组人员严密监控,机上控制地下处置。 该航班由上海起飞西安,更换了新的航班号为HU7846,在平飞过程中,安全员和杨某聊天,问了几个相对专业的问题杨某答不上来,随即向机长汇报,机长启动了反劫机预案,对杨某进行严密监控,防止杨某再次进入驾驶舱。 飞机降落西安后,机组人员以请杨某吃饭为由将其带到基地,杨某至此落网。 后经法院查实:2011年3月28日至5月19日期间,杨某先后七次乘坐航班中,四次获得免费升舱、两次免费乘机,在飞行期间,8次进入飞机驾驶舱。与此同时,杨某还曾以钱包丢失为由,向两名乘务长分别借款1500元、1000元。 一审法院认为,杨某多次冒充中国民用航空局工作人员,谋取特殊待遇,骗取他人财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招摇撞骗罪。鉴于杨某认罪态度较好,又能退赃,故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杨某及其辩护人认为量刑过重提出上诉理由包括:2011年3月28日,杨某没有冒充行为,其脖子上的挂件有“CAAC”字母,是乘务长主动搭讪,不应认定为招摇撞骗;杨某冒充民航总局工作人员行为,系因迷恋网络飞行游戏,目的是观看真正的飞行驾驶,主观恶性不大;杨某系独生子女,任性随意,因无知触犯法律,希望法庭从轻处罚。 2012年2月20日,西安市中院作出(2012)西刑一终字第00025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航空知识都学自于专业论坛 杨某的大学同宿舍同学证实,杨某在校期间经常借钱不还、旷课、喜欢吹牛。爱在网上帮同学订机票,爱看航空方面的书籍。 杨某则称,自己是飞行爱好者,平时在微软模拟飞行的一款游戏中了解的飞机操作功能和航路知识。2010年10月,他在一个模拟飞行论坛的网站注册了用户,上面都是关于民航飞行、安检、加油、塔台等详细内容。他就在论坛上和网友聊有关飞行的知识了解到了民航内部的流程。 杨某之母表示,杨某2009年考入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10月开始休学。杨某上大学后喜欢玩模拟飞行游戏,在办理休学手续时,她看见杨某的宿舍有模拟飞行用的操纵杆。休学回家后,杨某整天在家里玩模拟飞行游戏。2011年3月,杨某因为和她闹矛盾,离家出走了十几天,信用卡消费记录都是在南京,3月二十几号回的家。杨某回来后,又出去了三四天。5月1日左右,杨某说到西安,呆了几天。5月17日,杨某再次离家。她见杨某有一个机舱专用大袋子。杨某4月份从南京回来,给她说过,认识飞行员,进入过飞机驾驶舱。 杨某的女友说,2011年3月,她和杨某在网上相识。杨某告诉她,自己在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工作,还给她看过工作证件。 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空乘人员和机长,他们均表示,根据民航局的制度,如果有检查员发现飞行中有任何问题,机长和全组服务人员都可能受到牵连,轻则批评、写检查,严重的,可能会接受停飞的处罚。“如果有检查员在,估计全组的注意力都会放到这个检查员身上了。”长期以来,大型航空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有各种检查员把关航班的服务质量,空乘或机长如果一时无法判断,宁可小心,也不敢犯错。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