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VS虎牙:从“千播大战”到“同门相争”,直播行业进入双寡头时代(2)
时间:2019-04-25 20:5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与虎牙相比,斗鱼一直专注于游戏直播,长期形成的平台氛围及未来前景使其频频受到资本青睐。2016年之后,斗鱼每次的融资都达到了10亿元以上的规模,上市前累计融资超70亿元。然而,资本市场的看好并不意味着斗鱼没有短板,除了斗鱼被曝出的“雇水军黑对手”、“欠薪”、“代打”等负面消息外,斗鱼面临的强监管、高成本也能够折射出整个直播行业的集体焦虑。 进入2018年,直播行业面临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继55开和MC天佑后,虎牙签约主播莉哥因在直播中“篡改国歌”被封号;斗鱼一姐陈一发因“不正当言论”被封杀;龙珠直播因平台女主播涉嫌色情直播,被勒令下架整改15天。 同时,随着网红逐渐向偶像转化,粉丝效应日益凸显,一方面是主播们高启的收入和签约额,一方面则是个人生活被大众深度聚焦。就在今天,“虎牙一哥”骚男的离婚事件在微博不断发酵,骚男一度被指好男人人设崩塌,尽管后来事情随着骚男公开净身出户出现反转,但不可否认的是,头部主播的私生活和个人行为正在被纳入舆论审视的范围。 另外,游戏直播用于市场开发的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斗鱼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平台的销售和市场费用占运营支出的比例达到50%以上。虎牙在长期高价挖人策略下,平台运营成本同样与日俱增,2018年第二季度的成本增速更是达到115.9%。不断增长的成本也是抑制各大平台实现盈利的一大原因。 斗鱼付费用户达600万 直播行业双寡头竞争格局初现 纵观直播行业的发展,从“千播大战”到“寡头相争”不过三年时间。 2016年的“千播大战”在2017年迅速降温。据统计,2017年全年,倒闭的直播平台高达百家左右,成功完成融资的锐减到25家,2018年上半年,完成融资的直播平台仅有8家。 而且,直播行业“群雄割据”的状态也没能保持太久。2018年至今,映客“卖身”失败转而赴港上市,股价一路看跌;花椒直播与宋城演艺(300144)子公司六间房重组,抱团取暖;陌陌直播业务面临瓶颈下,收购了探探为其导流;曾为游戏直播“三国杀”中一极的熊猫直播负债7亿,尝试以30亿贱卖,最后以关站告终……在众多直播平台发展遇阻的行业环境下,“直播已死”的行业论调也开始出现。 然而,虎牙赴美上市后宣布盈利为行业凿开一道曙光;斗鱼负面缠身之后,以领跑行业的高估值奔向纽交所,上市在即。两家平台的“一哥”之争虽然未果,但直播行业以虎牙、斗鱼为主力的双寡头竞争格局已然初现。 而且,斗鱼、虎牙都为游戏直播平台,且背后都有腾讯资本背书,双寡头时代迎来“同门相争”让直播行业的故事更有几分戏剧性。那么,在新的行业格局之下,直播的未来又将走向哪里? 在行业风向方面,直播更即时、打赏等变现更快;短视频更自由且处在新的风口之上,两者在视频领域的互补性加速着两大行业走向融合。2017年,虎牙与今日头条的西瓜视频达成合作,搭建起“直播+短视频”的内容生态矩阵;斗鱼短视频功能上线,并以现金激励用户创作;2018年2月,快手开放全民直播,抖音发布主播招募计划等。直播与短视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在变现模式方面,直播行业的变现模式单一是行业集体面临的问题。财报显示,映客、陌陌、虎牙的直播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总营收中分别占比97.7%、84.19%、94.83%。而斗鱼的直播收入占比在80%左右已相对健康。同时,各平台也在继续培养用户发付费习惯,斗鱼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平台付费用户已达到600万,虎牙同期的付费用户规模也达到了480万。 另外,为了扩展变现空间,各平台也在尝试更多的商业形式。斗鱼招股书数据显示,除直播业务外,平台的业绩主要由广告收入贡献;虎牙也在是开发广告业务之后,才将直播收入的比例压缩至95%以下。除了广告,直播出海也成为各大平台扎推尝试的新出路。 在商业场景方面,“直播+”继续深入多元领域,电商、教育、企业等与直播的融合不断加深;斗鱼嘉年华之后,直播平台的线下活动也更加频繁,活动门票、广告、分成等为直播平台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