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工作四个晚上没合眼 30多岁主持人“熬”出心梗
时间:2019-05-01 06:3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隔着玻璃,我看见我母亲在哭,那时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上周六,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第十届同德病友节现场,30多岁的病友俞先生(化名)为大家献唱了一首歌,还打趣道:“请称呼我最会唱歌的主持人!” 俞先生说,别看他如今中气十足,去年12月4日,他离死神仅一步之遥。多亏了省立同德医院的医护人员,自己才没有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30多岁的主持人突发心梗 呼吁年轻人重视身体健康 去年12月4日凌晨,俞先生从睡梦中惊醒,他感到自己的两侧下颌强烈疼痛,腹部也很胀、很痛。 俞先生的职业是主持人,第二天一早,他像往常一样开车去工作室。在路上,他感到胸口发闷。 到工作室后,胸闷症状没有缓解,但因为同事们还没到,身边也没帮得上忙的人。俞先生有些担心,决定拨打120呼救。 俞先生被送到了省立同德医院。一路上,医护人员为他做了心电图,发现他心跳稍慢,但心律是正常的,此外,血糖有些偏低。 心律正常,那就不是心梗了吧?由于血糖偏低,而俞先生有糖尿病史,医生让他坐着先补充点营养。结果,吃完早饭,他觉得自己状态好了很多,瞬间就和没事人一样了。看来这是一场乌龙啊,俞先生想着,打算离开医院了。 “这时我父母也来了,医院一位心血管科医生告诉我们,不能离开医院,验个血,很有可能是心肌梗死。”俞先生回忆道,当天的检验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医生的看法,心肌酶很高,必须马上住院治疗。 “当我被送进导管室,隔着玻璃看到窗外哭泣的母亲时,我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如果当时我执意要走,后果不堪设想。”俞先生感慨。 手术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整段血管几乎全堵住了。通过在前降支病变植入支架,血管畅通了,胸闷症状也真正地缓解了。 在医院住院的二十多天里,俞先生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了反思。在活动现场,他更是呼吁年轻人要重视自己的身体。“不要熬夜!”他坦言,自己在发生心梗前,为了工作连续四个晚上没合眼。 省立同德十年病友会 新增温暖人心的“最多跑一次”新举措 据了解,十年前的4月28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专门为患者设立同德病友节,此后,每年坚持举办,今年是第十届。省立同德医院党委书记柴可群教授指出,同德病友节倡导医生和患者交朋友,携手共战病魔,是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让患者走进医院,让医生更多、更直接地面对患者。构筑朋友式的医患信任关系,才能更好地应对疾病。 在开幕式上医院发布了4项“最多跑一次”新举措:5G超声检查、刷脸支付、全景导航、线上诊疗等,带给患者满满的就医获得感。 5G+远程超声诊断+MDT基于5G网络低延时高可靠的特性,省立同德医院在翠苑院区和之江院区,可开展远程超生诊断,并会同多科室进行MDT讨论,接下去,省立同德医院还将在人工智能(AI)、移动查房、移动急救、无线监测、虚拟示教培训等应用场景与5G进行不断结合,带给患者更迅捷准确的诊断。 刷脸支付 不用带卡,也可以不用手机支付,无论是医保患者,还是自费患者,他们只需刷脸,输入电话号码,10秒钟完成整个就诊挂号以及支付的流程,有效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全景导航 为了破解病人迷路难题,省立同德医院在省内首次采用“720度全景”技术拍摄院区所有诊区、科室,制作成院区室内导航地图,患者可以通过微信等平台打开医院全景,让患者照着系统提供的实景图片和指引箭头,就可轻松到达目的地。 线上诊疗 在“网络预约、视频问诊、线上门诊、电子处方,在线支付,物流送药”等基础上,开通了临床远程会诊,搭建院区、医联体、社区之间的会诊桥梁,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人工智能3D重建技术帮助外科医生获得立体直观的手术区域资料,通过3D虚拟显示、3D打印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手术的精准性。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