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我芳华 破天一划 “虹鹰”守护沪上最繁忙交通网
时间:2019-05-05 13:4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想象一下在6340平方公里内,有一条蜿蜒绵延704.91公里的河谷,在这条峡谷之中每天有着千万条小舟来往穿梭,如此浩瀚的大河、如此汹涌的流量、如此壮丽的河谷,不是绵延在非洲的荒野,也不藏于亚马逊的雨林,而是我们这个城市如网状蔓延的轨道交通网实实在在的象征。 这个比喻,对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虹桥枢纽“虹鹰”青年突击队的每名民警来说,并不陌生,在其所在的虹桥枢纽派出所辖区,就管理着350平方公里内101公里长的轨道线路,线路头尾相接可以从上海的人民广场接到苏州市桃花坞。 不仅如此,在这个派出所的辖区,更镶嵌着几颗大号“明珠”:进口博览会、上海车展等重大展览举办场地的国家会展中心,虹桥高铁站、虹桥机场双龙交汇的交通巨型枢纽,象征着“上海速度”的国际赛车场……一年的365天,这些明珠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吸引着全球目光,也吸引万计客流沿着城市的轨道命脉,纷至沓来。 而这些平均年龄35岁的核心车站的青年骨干们,有如雄鹰,游弋长空,守卫着城市最繁忙的交通网的安全。 鹰翼,驾驭大风 封闭区间内,流速越快,压力越小——伯努利公式 伯努利原理在流体力学中有着广泛应用,而虹桥之鹰们,早在翱翔之中,悟出这条定理,推动城市轨交的平安运行。 如果说国家会展中心是一朵“四叶草”,2号线徐泾东站可以说是这支“四叶草”埋在地下的茎枝。这座几年前还如同“火柴盒”的车站,在扩建之后,变成了一条长长的“营养管”的长通道式车站,为国家会展中心输送着大部分的来客。然而仔细展开平面图,或许都会暗暗惊讶,比起巨型的四叶草,这根输送养分的“管子”,真能吐纳这几天车展一天就十几万的客流吗? “一年365天,300多天都有安全保卫任务,说没压力是假的,但现在我们设施齐全,压力变成了动力。”虹鹰突击队队长沈超,是一名85后民警,绰号“超哥”的他已经是双胞胎儿子的宝爸。“压力变成了动力”,一开始还以为是说他的心理建设,而到了徐泾东站,你会发现这真的是一种设计精良的客流管控方案。 在安保高峰,地铁会提高班次,有着更多的列车运送乘客,但运能在汹涌的客流前,毕竟也会捉襟见肘。怎样保持这十几万客流平稳有序乘坐地铁离开国展中心? 封闭区间内,流速越快,压力越小,这条流体力学原理帮助雄鹰飞翔,也贯穿于整个大客流安保客流疏导方案的设计模型中:以“疏”替“堵”,加快客流流动,才能防止客流爆棚。 虹鹰突击队的一线青年民警在先期投入的安保之中,不断发现问题,与场馆运营方、地铁运营方联合优化,在领导小组的研究中,克服了车站局限和警力不足的困难,不断细化优化方案、强化措施落实。 “我们会看往届的客流数据,和这次展览之前的展览情况,还会联系场馆方,争取获得一个可靠的预估数。”“超哥”说道,一年中,约64场大小不一的展会演出的人流量潮起潮落,这些数据有如一条大河的“水文图”,给这个“带头鹰”进行预测的可能。 在徐泾东站,螺蛳壳里的道场早就布置妥当:总体上进行分区管理,将车站日常上下班的客流与前来参展观展的客流分开;针对性地拓出车站长通道,宽度不够长度补,以空间换时间,减缓站台候车人流压力;设置可变的分流活动闸,结合场馆内实时客流,调整进站路线,平衡多条进站路线上压力,保障客流平缓流动;…… 在极端高峰中,客流总体也会保持在缓慢流动中,各条通道也不会出现拥挤爆棚或者大大的间隙。人动起来了,局部压力就不会“爆表”,乘客的压力也会小许多。 这套方案也用在了F1安保和春运安保,当然会进行针对性地改变,但让客流动起来的原则不变:比如三线换乘大站虹桥火车站地铁站,遇春运极端客流时,增设了可移动隔离设施,汇合的客流变成了多线的“支流”;F1安保,警员们在一线引导几万散场客流,及时发现客流中的迟缓点,为腿脚不便、身体不适的乘客伸出援手…… 轨道交通2019年春运日均客流22万人次、2019年F1日均客流14万人次,万钧的汹涌潮水,在轨道车站变成了平稳径流,盘活了城市的人、物流动,滋养了城市的建设。虹鹰在大风中也能自由飞翔。 鹰眼,消除危机 “20分钟后,这名在逃人员很可能会在你们这个车站下车!” 今年初,17号线赵巷站,虹鹰突击队警员火眼金睛,通过监控,发现了一名高度可疑的人员:在一个典型的上下班潮汐车站,这名进出站时间不同于他人的男子十分可疑。民警经系统比对,发现该名男子与一名立案追逃的在逃人员十分相像。可当该站民警到达该站位置时,该名可疑人员已经坐上了往市区方向的列车。 追! 他会在哪个站下车?此时成了工作群里炸开了锅的话题。此时虹鹰队员个个化身“福尔摩斯”,通过监控照片,分析该人员出现的时间、衣着特征、所持物品,迅速判断了他在此地并非久留之人,也就是说,他在到达最终的换乘站之前,在郊区线路车站中途下车可能性较低。而到达最终的虹桥火车站换乘,初步预估,也就还有20分钟。 在虹桥火车站的青年警员迅速组织起来,在他可能下车的区域提前站位,手机中嫌疑人的照片已经反复看了多遍,就算那人在灯火阑珊处,警员也能一眼看中。20分钟到了,车门打开了,上下车的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多,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耄耋的老人、喧嚷的青年,一个年轻的母亲怀抱着熟睡的婴儿。 鹰眼,哪怕是在万丈高空,或是高速俯冲时,都能捕捉到猎物。 “在那,他已经上电梯了!” 就这样,一个逃窜3年多的在逃人员,成功落网。 像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有冒用他人身份的嫌疑人,经“虹鹰”盘查,让李鬼直面李逵——冒用人和本尊的合照被民警成功查出,让嫌疑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乖乖认罪;在春节前,有人顺手牵羊拿走人民群众在地铁上遗忘的背包,民警开展排摸调查,结果嫌疑人刚回上海没几天,便被“鹰眼”定位,无处遁形…… 犯罪分子们可小心了,这条“峡谷”上方,那一双双警惕的“鹰眼”,如影随行。 鹰群,展翅齐飞 凌晨4点45分,一辆轿车快速驶入了虹桥火车站停车库。车上有3双还有些惺忪的眼睛,车厢里还散发着肉包的香味,刚开袋豆浆的热气略略模糊了车窗。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