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路上的《王者荣耀》
时间:2018-12-31 13:4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有人说,游戏是世界八大艺术外的“第九艺术”,展现了文化与时代的美感;有人认为,游戏是一种社交方式,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语言”。无论如何解释,如今的游戏正在以各种形态、方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一个优秀的游戏IP也承载了更多内容。 2017年12月31日,《王者荣耀》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文创项目正式揭幕。占地15000平方米的王者荣耀冰雪展区,在以冰雪雕艺术详尽还原王者峡谷全貌的同时,还对十位人气英雄、长城守卫军、红蓝buff进行了完美复刻。据悉,此次王者荣耀冰雪园区从动工到搭建完成共耗时二十五天,总人力超过两百人,八万吨的用冰量也打破了冰雪大世界文创项目的历史第一。 用时代流行文化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生命,在《王者荣耀》的“文创”发展路上,多元化的产品是具体途径,而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则是无形的动力。 围绕IP核心 打造文化项目产品 事实上,“冰雪世界”并非《王者荣耀》的首个跨界项目。在2017年7月,《王者荣耀》参与“长城你造不造”公益计划,并认捐1000米长城修护费用;11月,在腾讯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传统文化X未来想象”数字文化艺术展上,融合了中国昆曲艺术的游园惊梦皮肤作为《王者荣耀》IP代表展出。 除了大型公益活动,《王者荣耀》也积极联合游戏产业上下游资源,以游戏IP核心输出各种形态的文化产品。在2017年8月举办的“势在·必燃”《王者荣耀》文创共生行业发布会上,《王者荣耀》便公布了在文化综艺、赛事、娱乐节目、手办等多领域文创衍生内容的合作计划。 如果说赛事、手办等产品依然是商业范畴,那么将《王者荣耀》的游戏内容与历史元素结合所打造的文化综艺,则是对文化传承新的诠释。如,历史文化普及类节目《王者历史课》、古诗词朗诵节目《荣耀诗会》以及《历史上的TA》等,已经成为“以新时代的语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基于游戏内容 “赋能”传统文化 依靠庞大的用户体量和持续不减的热度,《王者荣耀》也被外界冠以“国民游戏”的称号。但制作人李旻曾在采访中表示,“成为国民游戏还为时尚早,国民级产品应该是能代表国家、民族精神气质的积极向上的东西”。拥有超过2亿用户基础的《王者荣耀》正在经历从游戏到文化IP的升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无形的责任。 事实上,这种文化传承、传播源自《王者荣耀》游戏本身的内在驱动力,游戏内容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玩家和传统文化。首先是游戏展现出的传统文化索引能力。英雄是游戏的基本单位,而《王者荣耀》的每位角色原型都来自历史人物。根据百度指数显示,几乎每一个新英雄上线后,其背后的历史人物原型搜索量都上涨了10倍左右。而在台词、人物故事等相关设定上,则融合了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等元素。对玩家来说,除了享受游戏乐趣,还能了解东皇太一源自屈原的作品《九歌》,也能在没有接触《洛神赋》时就可以讲出“若轻云之蔽月,若流风之回雪”的诗句。 其次,从《王者荣耀》的版本更新来看,游戏战略核心也从单一的内容体验转向游戏性和文化性并重。从早期的一骑当千到战国争鸣,到最新齐聚长城、盛世长安版本,除了英雄角色的更新、游戏机制的完善,《王者荣耀》也越来越注重游戏内外的文化融合。2017年8月发布的长城主题资料片,也可以看作《王者荣耀》传统文化传承事业的起源。 正如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所提及,通过传承、赋能、共创三个层次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王者荣耀》正在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将各个领域的人与物、传统经典与时代文化聚合在一起,也逐渐成为新时代文化IP的代表。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