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死磕与理想主义的罗永浩,配得上一份尊重吗?(2)
时间:2019-01-07 08:0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在中国“中庸”的文化环境中,一个过于“认真”的人,往往并不受欢迎。但笔者又忍不住想,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产品在国外口碑不佳,CHINA甚至一度沦为“山寨”的代名词,其根本原因不就是很多企业家缺乏这种“较真”的精神吗?如今,我们社会提倡的“匠人精神”“追求极致”不就是这种对产品、对细节的“较真”精神吗? 罗永浩的较真,是社会中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这种精神,值得尊重。 3跟自己死磕的老罗 由于自认为与中国的教育制度格格不入,又讨厌学习代数、化学和英语,1989年,17岁的罗永浩在高二时就主动选择了退学。但他说自己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坚持自我教育,通过看一些杂书,“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基于“知识分子要活得有尊严,就得有点钱”的认识,辍学后的老罗筛过沙子、摆过旧书摊、代理过批发市场招商、走私过汽车、做过期货,在1995年时还讲过半年传销课,据说深受学员爱戴。但这些都没让罗永浩解决“温饱问题”,直到1996年时,他偶然得知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老师年薪上百万,不喜欢英语的他决定去当一名新东方老师。 为了学好英语,他先报读了新东方。在学校,别人每天背单词到凌晨2点,他就坚持到4点,实在熬不住了,就打个盹。夏天教室闷热,持续的高温和睡眠不足,几乎大半学生都用纸堵着一个流鼻血的鼻孔,而罗永浩是两个鼻孔都在流血。 上完新东方,他又在京郊租了间民房,把自己关起来继续学英语。他怕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买了100多斤二手励志书放在门口。有时按捺不住想出去耍,他就随手翻起一本,看到的大多是“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这样的话,然后他就跑到厕所里冲凉,对着镜子扇自己两耳光,再骂一句:真怂。斗志被点燃后,他再拿起书继续学英语。为了避免出门,他甚至把能外出见人的衣服都统统扔掉。 2001年,一个讨厌英语的高二辍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经过三次试讲,打动了俞敏洪,成为了全国最有名的培训机构新东方的老师。 在名师荟萃的新东方,罗永浩很快成为GRE培训领域里最好的老师。5年后的2006年,当他离开新东方时,已经是学校年薪最高、知名度也最高的金牌老师。 听过罗永浩演讲的人,都很容易被其幽默风趣的表达,深刻的思想所打动。罗永浩也因此被公认是演讲能力很强的一个人。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老罗天生口才比较好,还有人认为这是老罗干传销讲师时打下的底子。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老罗为了做好演讲每次都要准备“逐字稿”。什么意思?就是演讲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反复斟酌再经过反复背诵和排练的,甚至每一个停顿、语调、眼神、手势都经过了长时间的精心设计。 罗永浩对于演讲的准备可谓是做得事无巨细,在一次发布会正式开场前,有人见他匆匆忙忙吃了几颗预防心脏病的硝酸甘油,后来他对一位朋友说:“谁要能替我把发布会讲完,我分他一半股份。” 罗永浩并非喜欢演讲,就如同他不喜欢英语一样,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能死磕自己,把不喜欢的事情干到卓越的罗永浩,就更值得敬佩。 4理想主义者老罗 罗永浩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当年选择去新东方做老师,虽然是在高薪的诱惑下产生的动因,但真正让他行动的却是当时新东方的社会形象——一群理想主义者在一起共同创业。 罗永浩说,他对新东方有很多很好的向往。不过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后来看到新东方在理想主义外衣下的商业面目时,罗永浩就很是鄙视。这也是他离开新东方的根本原因,因理想主义而来,因理想破灭而去,虽然当时他的收入已经非常可观。 罗永浩的理想主义气质,在创办牛博网时体现得更加彻底。牛博网是一家博客类网站,这个网站没打过广告,不删帖,没有低俗内容,大部分文章都是严肃的社科类文章,但就是这样一家“硬核”网站,却迅速在国内蹿红,很短时间内日访问量(PV)就达百万人次。 牛博网在创办后,对国内的重大公共事务保持了密切关注,山西黑砖窑事件后,牛博网组织为山西黑砖窑母亲群体及获救窑工发放过年红包;汶川地震期间,牛博网短时间内就募集了上百万赈灾资金,罗永浩亲自带队前往灾区赈灾…… 2008年,《南方周末》在年底特别致敬罗永浩和牛博网,评语是:“罗永浩创办的牛博网正在成为一个意见领袖的聚集地,一个独立、客观且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意见平台。对公共事务的持续关注与公民意识的坚持表达,使牛博网迅速区别于其他博客网站,受到越来越多精英知识分子的支持……牛博网从未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缺席。” 牛博网后来虽然一度关闭,但牛博网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在重大公共事件中贡献的力量与价值,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理想主义下的产物,依然可以做得有声有色。 牛博网被关闭后,罗永浩重回教育培训行业,他和朋友创办了“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老罗为所有员工购买了五险一金,所有的办公软件都用正版,“我要证明不耍流氓,也可以把企业做好。”他说。 罗永浩曾在锤子的新品发布会上说:“锤子要改变世界,而不是赚几个臭钱”。不了解罗永浩的人,或许认为这又是罗永浩哗众取宠的信口雌黄,但对罗永浩稍微有认知的人看来,这绝对是他的心声。虽然这心声,很多人看起来有点假。 但仔细想来,如果他是冲着钱而来,他可以有更多更轻松的办法,他的口才、文笔、创意、影响力……如果说早期没有摆脱生存危机的罗永浩,还不得不在金钱驱使下,去做一些不太愿意做的事的话(比如后几年在新东方继续担任老师),那么离开新东方后,已经功成名就的罗永浩,可以轻易将他上述的天赋和才能变现。 正如行业内人士评价:“明明可轻易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民教师、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出的媒体人和出版人、深受尊敬的青年导师、亿万富翁、一代传销大师,却偏偏选择最苦逼的做机行业,被我等屌丝和暴发户看热闹和嘲笑。” 但他就选择了做手机,因为这是他的兴趣和理想。如果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谁会像罗永浩这样做? 锤子近来遇到危机后,往常在微博上很活跃的罗永浩也很少发声了,不过12月24日,他还是默默为一条微博点了赞。这条微博显示,第三方测评机构选择了魅族、小米、OPPO、vivo、三星、锤子等几款手机,然后打开其内置软件,四天后统计通知栏收到的信息数(通常是各种广告提醒),锤子手机一条也没显示。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