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鸡有五大要素!这些部位不能随便吃
时间:2019-01-13 07:06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编者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饱”演变为“吃好”,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健康网为“吃货们”量身定制了一档《吃货指南》栏目,让您成为一位健康“吃货”。 鸡全身都是宝 鸡肉中的半胱氨酸,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相似;鸡冠含透明质酸,可以消除炎症,或用来制作肉毒杆菌,对抗肌肤松弛老化;鸡骨中的某种蛋白质,可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止痛等,但它更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鸡提供了最优质的蛋白。中国营养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翟凤英表示,与猪肉、牛肉等相比,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是人体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还能提供不少维生素、矿物质。鸡蛋被视为“完美食物”,其营养全面性远超其他蛋类。 鸡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数千年来,鸡在许多文明中充当百药箱的角色。例如,土耳其古城米拉斯居民会使用生鸡蛋清治疗烧伤,虽然科学证实有副作用,但不妨碍人们对鸡蛋疗法的热衷。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李刘坤指出,中医认为,鸡肉味甘,性温,能够温中补脾,益气养血,活血脉、强筋骨。人们熟知的乌鸡白凤丸、东阿阿胶等中成药里,往往会用到乌鸡。鸡汤能增强免疫力,美国《胸科》杂志刊文,鸡汤有温和的抗炎效果,能减轻感冒时的上呼吸道感染,缓解鼻塞、胸闷,比热水有效。 鸡推动了科学实验的成功。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利用鸡制作出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疫苗,如今人们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成分就来源于鸡。鸡蛋包含着小型“宇宙”,至今仍是胚胎学家的小型实验室。科学家通过鸡蛋来探究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癌症研究人员将癌细胞注入受精的鸡蛋,来观察其生存和扩散。 鸡的饲养成本很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毕英佐指出,相对于猪肉等肉类,鸡肉具有价格低、健康、易储存等特点。传统土鸡生产繁殖率低,产蛋少,要筑巢抱窝。当下比较常吃的是一种叫白羽肉鸡的国外品种,生产速度非常快,一般养42天即可达到2.5公斤,需要的饲料很少,1.6~1.7公斤饲料就可以换1公斤鸡肉,而猪的料肉比为3∶1,牛羊更高,六七公斤饲料才能换1公斤肉。 健康吃鸡五大要素 鸡丰富了我们的餐桌,与生活健康息息相关。毕英佐建议,要想更健康地吃鸡,应看准五大要素。 第一,看品种。我国有上千个品种的鸡,广东的三黄鸡、清远鸡、杏花鸡,惠阳胡须鸡,海南文昌鸡,都是优质品种。此外,江西崇仁麻鸡、湖南石门鸡、湖北江汉鸡也不错。 第二,看饲养周期。如果饲养时间短,味道就会差些。时间越久,鸡肉的品质和价格越高。 第三,看饲养方式。草鸡、土鸡大多是放养,鸡冠大、颜色红,毛羽光亮,肉质紧实、有嚼劲。而笼养鸡的骨头比较软,毛色不光亮,肉的品质会差些。 第四,看饲料。吃饲料的鸡味道和口感可能会差些,吃蚂蚁、虫子、腐殖土的鸡,肉质更紧实。 第五,看烹调方法。鸡的做法非常多,南北差异大,建议白灼、炖煮,尽可能保留鸡的营养和风味,比如白切鸡、盐焗鸡、水蒸鸡等。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