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工智能大事记盘点:巨头加持,落地可期
时间:2019-01-26 21:3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随着算法的突破、算力的提高和数据的支撑,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全球范围内,据推算,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26.2%。同时根据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为全球GDP带来额外14%的提升,相当于15.7万亿美元的增长。 人工智能诞生于实验室,但最终目标是落地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它又有了哪些发展? 在此,盘点了2018人工智能领域发生的大事件,从中可以一窥这个领域的走向。 Google Duplex代替人类自动拨打预约电话 2018年5月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向大家展示了一段Google Duplex的演示录音。演示中,Duplex直接与理发店及餐馆的接线员通了电话,帮用户沟通了预约事宜。Duplex全程都表现得十分自然,甚至会使用“嗯哼”这样表示等待对方回应的词。 长期以来,人机交互最大的难点就是人类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的各自不一,而它的理想状态就是互相之间可以自如对话。演示录音中的Duplex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即便面对接线员对人数和日期的混淆,Duplex仍然毫无混乱地提供了准确信息。 Google Duplex向我们展示了人机交互的绝妙可能性。虽然还存在一些关于伦理道德的讨论,但它必将会出现在我们可想象的未来。 OpenAI的5v5 DOTA AI“OpenAI Five”完胜人类 2018年8月初,OpenAI Five和由半职业DOTA高手组成的战队展开决战,并以2:1轻松取胜。三轮对决中,前两盘OpenAI Five都以绝对优势拿下。第三局时,主办方让观众为人工智能战队选择英雄阵容。在OpenAI Five阵容弱势的情况下,人类战队终于扳回一局。 OpenAI是由马斯克等硅谷大亨在2015年联手建立的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建立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预防人工智能的灾难性影响,推动人工智能发挥积极作用。 人工智能的概念在行业外的上一波大热,就是从AlphaGo击败李世石开始的。而这次的对决,则涉及到了更复杂的操作和规则,并且对团队协作有着相当的要求。同样在八月,在月末的Dota2的国际大赛上,OpenAI Five输给了巴西战队和中国战队。尤其在战略上,它距离最强的职业玩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能想见的,在学习能力上,AI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超过人类,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也意味着,应对复杂的任务,AI将越来越得心应手。 首个AI合成主播亮相 2018年11月,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联合搜狗发布了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它可以模拟出一个外型、声音都与真人主播极其想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播报的内容调整口型和表情的“分身”。 “AI合成主播”通过提取普通的新闻播报视频中真人主播的声音、唇形、表情动作等特征,通过深度学习建模训练。与真人主播相比,虽然在语音和表情的自然程度上,它目前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但从效率上来考虑的话,可以全天候待命,并且在文本确认后就能保证不会出错的“AI合成主播”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同时,这样的技术未来还能应用在教师、客服等多个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国际咨询巨头埃森哲首次在华投资,关注人工智能布局 2018年8月,埃森哲宣布与位于深圳的人工智能公司码隆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投资持有了其少数股权。双方将合作为全球客户提供计算机视觉和商品识别服务。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码隆科技将指定埃森哲为其首选系统集成商和咨询合作伙伴,为埃森哲持续提升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这是埃森哲创新投资在中国完成的首个投资项目。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朱伟表示:“中国正迅速成为全球的创新中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码隆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为埃森哲中国的应用智能服务组合提供显著的价值,并支持我们成为亚洲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商业创新的赋能者。” 作为一家成立四年有余的计算机视觉企业,码隆科技的成绩不可谓不亮眼。码隆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工智能对于典型柔性物体超越人力的识别精度,打造了时尚色彩趋势智能分析、智能服装测量等功能。近日,基于码隆科技“RetailAI智能货柜应用方案“与海尔联合打造的“海尔智取柜”也亮相 2019 微信公开课 PRO 活动现场,作为智能零售创新范例之一,获得了众多参与者的关注。2018年,码隆科技先后设立了日本、美国及瑞士的办公地点。人工智能企业内而优则外,或将成为一种趋势。 商汤科技入局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2018年9月,科技部正式宣布,依托商汤集团建设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自此,“人工智能国家队”正式集结了五名成员。除了商汤之外,还将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立,可以集结最优秀的技术力量共同开发并优化人工智能行业生态,并降低对小企业的技术门槛。 AI辅诊开放平台发布 2018年6月,腾讯发布首个AI医学辅助诊疗开放平台,宣布开放旗下首款AI+医疗产品“腾讯觅影”的AI辅诊引擎,助力医院HIS系统、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智能化升级,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智慧医疗生态。 “腾讯觅影”的AI辅诊引擎储备了约50万医学术语库、超过20万医学标注数据库、超过100万术语关系规则库、超过1000万健康知识库、超过8000万高质量医疗知识库以及超过1亿的开放医疗百科数据,能够辅助医生诊断、预测700多种疾病,涵盖了医院门诊90%的高频诊断。 而除了腾讯之外,上文提到的码隆科技今年也有涉足医疗行业。码隆科技与瑞士伯尔尼大学共建了智能医疗联合实验室,此外,还为深圳的合作医院提供了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技术,可1秒完成脊柱侧弯影像识别,辅助医生进行诊断。由此可以想象,AI技术的落地,医学将是重要的一个领域。 阿里巴巴发布杭州城市大脑2.0 2018年9月,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上,杭州城市大脑2.0正式发布。这个城市管理平台集合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根据现场连线显示的管理数据,杭州全市车辆的总体数据、市民出行量、交通安全指数、报警量等数据均得以实时呈现。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