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名旦魏春荣:让《牡丹亭》遇见王者荣耀,惊艳两亿网游玩家
时间:2019-01-29 08:3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戏台上的魏春荣 大洋网讯 “我见过很多孩子,他们走进电影院、走进博览馆,都看得啧啧称奇,这时候我就会想,一定是我们没有做好,一定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产生了误差。”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两会上,北昆名旦、政协委员魏春荣提交了有关扶持昆曲艺术的提案。从艺30多年来,对昆曲存亡的焦虑一直萦绕在她心头。 魏春荣被认为是这一代昆曲演员中的代表人物,三十岁时即拿下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同时,她又是一位思想新派、接地气的戏曲艺术家,近年,魏春荣始终在为宣传昆曲做着各种努力,哪怕对昆曲只能有一点点禆益,她都乐于尝试:她跨界为手机游戏《王者荣耀》配曲,让昆曲《牡丹亭》惊艳了2亿游戏玩家;动用互联网新手段吸引粉丝,与大数据公司合作“量身定制”的演出,用线上社群推动线下活动等。魏春荣还力推昆曲衍生品产业,近期与美妆公司联合推出带有昆曲风格的“贵妃口红”,“我想让舞台上的流光溢彩融入寻常生活。”魏春荣说。 30多年演艺生涯中,魏春荣已经记不清演了多少场,北京两会结束的第二天她又投入了紧锣密鼓的排练。谈及对昆曲的感情,魏春荣告诉记者,每排一出新戏,都仿佛谈了一次恋爱。“由陌生到熟悉,到慢慢爱上角色,最终就‘嫁’了,跟昆曲过一辈子。”魏春荣笑着说。 戏外的她不爱“唯美” 近日,记者在北方昆曲剧院临时院址排练厅里见到了这位票友们心目中的昆曲“女神”。魏春荣正和同事对戏《长生殿》,排练的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长生殿》她已经演了无数遍,但每次演出前总还要对戏,因为“戏要不断地打磨,不是演一演就可以的”。 与想象中有所不同的是,戏台上的魏春荣穿着休闲的便装,剪一头利落的短发。对完戏,她随手拿起一瓶果汁饮料,“咕咚咕咚”大口地喝起来,迥异于刚刚在《长生殿》里那个悲悲切切、千娇百媚的“杨贵妃”。 “我的那些柔美、娇媚全都用在台上了,台下我其实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在台上呈现的是美丽的少女、贵妃,私下里如果再拿捏成那副模样,连我自己都会受不了。”虽然每次在台上的扮相都很唯美,但私下的魏春荣更愿意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放松、简单、穿中性服装、也不太穿裙子。 魏春荣回忆,小时候的她就是一个淘气的小姑娘,简直能“上房揭瓦”。10岁那年,因为父母在新加坡工作无暇管她,姨妈做主带魏春荣去北方昆曲剧院学员班面试。在对昆曲一无所知、完全零基础的情况下,长得端庄伶俐、喜欢唱歌跳舞、又是学校合唱团领唱的魏春荣一眼就被老师相中。 由于每次上台总要化大浓妆,对皮肤也是很大的伤害。魏春荣说:“最红艳的妆就在眼周,所以我对眼霜特别在意,平时在戏外我基本是不化妆的,最多涂一下口红。” 破解“墙内不香”窘况 “墙内开花墙外香”,曾多年困扰着悉心守护传统戏曲的魏春荣。“早年我们出国演出,更多的是演一些武戏,以为国外观众就是喜欢那份热闹,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但后来慢慢地,我们带去了全本的《牡丹亭》《玉簪记》《红楼梦》,甚至是《窦娥冤》《琵琶记》这样很苦的戏,他们都能看得懂。所以,现在出国表演的都是全本的大文戏,同样非常受欢迎。关于人性真善美以及爱情的主题,其实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相较在国外得到满堂彩的情况,在国内,昆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寂寞”的。“偌大的剧场里,台下观众寥寥无几,有时观众的数量都没有舞台上的演员多。”直到2001年昆曲作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遗成功的后,这种情况才逐渐改观。 2001年昆曲申遗成功后,魏春荣和同事们作为代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了一次昆曲展演,开演后不久,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就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递过来的一张纸条:“我平生从没有见过这样美的艺术,也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演员。”这让魏春荣高兴了很久,因为“中国艺术诠释的女性可以特别美”。 魏春荣说:“宣传昆曲一定要多讲,而不光要演。以前,我是一个特别不擅长说话的人,而现在,你不喊停我都停不住,因为我意识到不能这样,你不发声永远没有人会知道,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我觉得‘独乐乐’终究不如‘众乐乐’。” 以互联网手段吸纳观众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壁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魏春荣将《牡丹亭》凄美的唱段带进网游,效果倒是一点都不违和。因为跨界合作了《王者荣耀》,剧团里一个年轻人开玩笑地怪起了魏春荣:“我本来都已经不玩这个游戏了,就因为您配了音,我又重新玩起来了。” 魏春荣认为,现代网游与传统艺术跨界合作,这是很好的形式,对昆曲肯定能有推广和普及作用。“但是我一直认为,一定不能把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为陪衬而改得面目全非。两者有共同的碰撞,同时必须保有自己的特性。传统艺术不能被胡用,必须要加以引导。正因如此,合作之初我们还为对方专门开了一期王者历史课。” 将传统戏曲文化与新兴互联网产业结合,是魏春荣近年着力在做的事情。2016年,她开始跟大数据公司采用互联网方式运营的“郎园剧场”合作,摒弃了传统的宣传手段,尝试通过多元化的网络载体进行线上直播及同步互动,使戏曲演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创造出全新的观戏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昆曲拥有了更多的爱好者,并在2017年、2018年通过多场演出、讲座的形式不断巩固、壮大了观戏群体。2018年年末在‘郎园剧场’演出的《长生殿》,买票的观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看过前两次演出的人,这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魏春荣说。 魏春荣坦言,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手段进行昆曲传播,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履职政协为昆曲发声 2018年,魏春荣成为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说起来进入这个角色于她并不容易,远不及在舞台上学一出戏那么快。 “作为演员,可能我更容易融入一个有剧情、有情节的角色当中,而政协委员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角色,有着现实的担当。”魏春荣说,“第一年拿着政府工作报告,感觉跟我平常拿的剧本完全不一样啊。我花了不少时间才适应了这个新角色。” 履职政协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魏春荣现在变成一个愿意多听、多看、多思考的人,甚至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些社会现象,她脑海里也会自然浮现一些想法。而在此之前,魏春荣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注于戏曲领域的演员。经过这一年来的实践,她感觉今年两会自己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了很多。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