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名旦魏春荣:让《牡丹亭》遇见王者荣耀,惊艳两亿网游玩家(2)
时间:2019-01-29 08:39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自1988年毕业至今,魏春荣始终在坚持,即便在昆曲不景气的那些岁月里,很多同学都另谋出路,但她一直没有离开。“回头再看还是非常值得的。让我再选择一次,结果还会是这样。”她说:“从10岁开始就进入这个行业,我下了很多功夫,所以不舍得放手。何况现在依然还是有很多年轻人不为名利,愿意去从事这门艺术。所以我们更不能放弃。”魏春荣说。 对话:保证新鲜度 做“走心”艺术 广州日报:你认为一名好的昆曲演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魏春荣:一名好的演员要善于思考,从戏里挖掘更多新东西。像《牡丹亭》我演了不下一百次,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点去打动观众。演员最忌讳的就是,演疲了、演油了,最后变成只演一个皮毛,这是最可怕的。不能打动人心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需要不停地逼着自己,做“走心”的艺术。所以一定要保证一定的新鲜度,不断揣摩哪怕一丁点的变化。每次演出,我都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熟练工,像吃一日三餐那样走过场。我们从事的是一门非常高雅顶尖的艺术,不得不对自己提出高要求。 广州日报:昆曲可以给年轻人带来什么? 魏春荣:昆曲积聚了六百年来中国文化、文人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和道德的理解。昆曲又蕴含“仁、义、礼、智、信”等做人的道理,欣赏昆曲,可以在方方面面受益。其实当下对传统戏曲感兴趣的受众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吸引并培养起这个群体,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传统艺术。 广州日报:如何让昆曲这一传统艺术与新时代接轨? 魏春荣:要做好传承和发展,让昆曲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活力,影响更多的人。这需要更多的手段,比如利用大数据,结合线上线下的宣传让观众更立体地了解昆曲。跟西方的歌剧、芭蕾舞相比,中国传统戏曲有着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但实际上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值得挖掘,远远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我们应该想办法将西方歌剧、芭蕾舞的观众有效转化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观众,并在国家层面进行政策扶持,使得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渠道更广更大,更有效,更有深度。就像我们正在做的,如今昆曲的传播渠道可以互联网化、多维化。 广州日报:为何您提出要大力发展传统戏曲艺术的衍生品产业? 魏春荣:此前我们推出昆曲风格的“贵妃口红”之前还做了调查,看大家喜欢什么样的颜色,最后选出了“鹅冠红”和“湘妃红”,这两个名字也都很有特色。像西方的迪斯尼、漫威等品牌都衍生出很多周边产品,这也是昆曲可以有所作为的一个方面,昆曲是可以多元的。衍生品是一个突破口,能够将舞台艺术带入大家的生活,触景可生情,让大家拿在手里心生欢喜,想要去探究它的来由。当然这些的前提是不能粗制滥造,一定要认真地去研究和设计。 文/图 广报全媒体记者 谢绮珊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