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竞之家_品味电竞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绝地求生 >

广州餐厅起名爱“研究”,你点睇?

广州餐厅起名爱“研究”,你点睇?

 
 
 

广州餐厅起名爱“研究”,你点睇?

 
  对于新近出现的,以“研究”二字命名的餐厅食肆,市民反映有好有坏,但像卤味研究所那样爆红的却并不多见。  
 

广州餐厅起名爱“研究”,你点睇?

 
  狮头牌卤味研究所将潮汕卤味配合威士忌,爵士音乐重新包装,令人耳目一新。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王智汛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提起“研究所”,“研究中心”大家想到的是冰冷的器皿,还是酷酷的白大褂?NO!这样的名字已经不是学术地带的专属,它还有可能是一家美食店。

记者调查发现,广州市内有不少食肆的名字都与“研究”两字搭上边,譬如卤味研究所、清远鸡研究中心、生蚝研究室等。这些店家既有如今最流行的网红风,也有接地气的大排档风。对此有网友吐槽,套用“研究”二字,就真觉得自己是专业的了?

近百间食肆挂名

“研究”缘何而起?

不知道大家可有发现,曾经专属于专业领域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如今竟成为了广州美食界中的“网红”餐厅名。记者翻阅本地生活信息及消费点评网站发现,被网站收录的广州餐饮食肆里面,有将近100家店的名字里包含“研究”两字,涉及的食品有卤味、鸡煲、奶茶、水煮鱼、火锅牛肉、面包等,遍布广州大街小巷。

“研究”二字之所以成为网红店名,其实要从2016年12月正式开业的狮头牌卤味研究所说起。

要知道,在狮头牌卤味研究所爆红前,专营潮汕卤水的食肆用餐环境大多较为简陋,而这家餐厅则把精致的装修风格与潮汕卤水相结合,再将卤水与威士忌、爵士音乐等高品质生活物质糅合在一起,塑造出高大上的形象。短短半年内,狮头牌卤味研究所在白领圈中建立起较好的口碑。该店在网络上爆红后,不少同类型的潮汕卤味店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起。正是从那时起,“研究”二字如同潮汕卤水般,成为了“网红店”的标配。

挂名“研究”,是专业还是噱头?

既然那么多食肆勇于以“研究”命名,那么它们所“研究”对象是什么,成果又如何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研究所。”

以“卤味”为单品,形成品牌化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使用“研究”两字作为招牌的食肆,都是走单品化路线。在广州有19家分店的狮头牌卤味研究所,就以潮汕卤水鹅为主打,为了展示卤味的丰厚文化底蕴,该食肆的装修元素中融入了不少卤水文化的知识,让食客在用餐过程中加深对卤味的认知。

狮头牌卤味研究所负责人阮先生告诉记者,该品牌的两位创始人之所以选择卤味作为单品,是因为他们发现卤味不仅仅在广东备受欢迎,甚至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粉丝。“就像北京卤牛肉,东北酱骨架,川卤等……都是卤制品。卤制品的特点是口味重,能够形成味蕾的记忆性,依赖性,所以颇为受年轻人欢迎。”但是,卤制品一直以来并未形成品牌化,于是狮头牌卤味研究所决定以“卤味研究所”这个名字,将产品模式来一次革新,并针对不同地区食客的口味,研发不同口味的卤味系列产品,好让卤味形成品牌化。

祖传30年,鸡煲挂名“全球研究中心”

广州人不仅爱吃鸡,会吃鸡,懂烹饪鸡的食家也大有人在。正因如此,广州从未有一间食肆敢以“研究”二字为招牌。位于西华路的清远鸡全球研究中心负责人黄生说,之所以用“研究”命名,是自信对鸡有深入的考究。

据了解,这间清远鸡全球研究中心并非近几年才开业的。“早在1987年,我父亲创立了首间无名白切鸡店,2017年我才把店名改为清远鸡全球研究中心。”作为清远人,黄生自言不同品种的鸡他都尝试过。“不同产地的鸡以及烹饪方式、火候、蘸料等,我都做过深入研究。我将店改名全球研究中心,正是希望将研究成果分享给更多食客,将清远鸡作为品牌推广开来。”

记者在现场所见,该餐厅定位为大排档风格,店面装潢、餐厅用具等细节,都给人一种仿佛穿越到三十年前街边大排档的感觉。餐厅以鸡为主打食材,提供“鸡项”“骟鸡”“老鸡”三种给客人选择,并配以不同的汤底、药材、姜蓉等配料,讲究细节。价格方面,该店人均消费约68元,颇为接地气。

咖啡超市外卖店纷纷玩“研究”

位于江南西的乜氏研究室,是一家“网红”咖啡店,以骨架、元素周期表、显微镜等“研究”等生物,化学用具为餐厅装潢,又配备了玻璃棒、量筒、烧杯作等作为咖啡杯,给人一种仿佛在实验室喝咖啡的感觉。

除了餐饮店外,以“研究”二字命名的超市在海珠区就有两间。日前,记者在革新路附近发现一家名为“黎氏猪肉研究所”的生鲜超市。据了解,该“研究所”售卖的是自家牧场养殖的猪,不仅超市内贴有猪肉知识的图片,销售员还会给街坊们讲解猪肉的各种小知识,譬如针对猪不同的部位该如何烹饪才能达到最好口感。据了解,该店继去年年初在革新路开业后,10月又在南田路开了一家新店。据悉,每天前来帮衬的街坊不在少数。

除了实体店,外卖店中也有以“研究”命名的。记者在外卖App上发现一家名为卤粉研究所的街坊小店,该店因为店铺面积较小,为客人提供堂食的位置并不多,所以做的基本都是外卖生意,为附近街坊提供卤粉外卖。

街坊声音

“希望餐厅发挥钻研精神”

反对

商家热衷改网红名字,但街坊们并不“受落”。街坊许先生认为,“网红店都是跟风复制,但餐厅能不能够得到认同,其实和出品以及环境有关,而不是简单复制名字就可以。”

赞成

“虽然各种‘研究所’餐厅有点泛滥,但某些餐厅食肆确实会加入对应的元素,让我们在用餐过程中能够了解到餐饮文化知识。”吃货小吴对于这些取名研究所的食肆都比较有兴趣,“希望取名‘研究’的餐厅都把这两字发挥起来,无论是传承文化还是更新口味,都是对我们吃货来说一件好事。”

网友声音

“名字不重要,出品是关键”

29日,本报微信公众号独家推送《广州这些“一本正经”的研究所,你食过几家?》专题,引来网友热议。其中69%的网友表示,是否进去品尝,关键要看出品好与坏。网友“爽明明”吐槽道:“我说是卖弄有人反对吗?”而网友“@華恒”则表示:“研什么究呢,文不对题,也激不起食欲,好奇第一次,第二次还会好奇吗?”

专家分析

饮食文化传承可建博物馆

(责任编辑:波少)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