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竞之家_品味电竞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绝地求生 >

方式在变 年味不变(2)

“红桃粄有糯米馅和芋头馅,菜粄有韭菜馅、豆干馅、白萝卜馅……”在西市路经营粄食店十多年的徐阿姨告诉记者,平日里一天要做几百个粄品,临近春节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一天制作一千多个才够卖。“以前过年过节,大家都是自家制作粄食,现在市场现买现吃更方便。”前来购买红桃粄的陈阿姨说道。粉嫩的桃粄寓意吉祥,过年、嫁娶、搬迁等喜庆日子里总会见到它的身影。不仅是拜神供品,人们过年过节走亲访友总会带上成对的红桃粄赠送亲友。

“红桃粄从准备佐料制作、揉制粄皮、包馅、印模都是全手工制作,每天制作数量有限。春节期间市场需求大,需要量多的顾客一般会提前预订。”徐阿姨介绍说,红桃粄的制作看似简单,但每一道工序都不得马虎。“粄皮用糯米粉加上粄红揉成面团,抓一小块捏成碗状,包上备好的馅料,再用木雕模具印压成桃形,入锅蒸20分钟即可出炉。”说话间,一块面团就在徐阿姨手中“升级”为靓丽的红桃粄。“蒸熟的红桃粄色香味俱全,出锅即可食用,有的顾客买回家放入油锅里再油煎一下,味道更香。”徐阿姨说。

(林玉莹/文、图)

鸡颈粄

“年味”佳品 做工讲究

每逢重要日子,在客家人的餐桌上,除了鸡鸭鱼肉外,“粄”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在兴宁,鸡颈粄便是其中一种。这道客家传统小吃,是以极其普通的食材制作出的经典美味,凝聚着客家先祖的智慧,承载着代代客家人的情感和记忆。

李辉龙是兴宁市紫来酒店的客家小吃厨师,每天至少有十几份鸡颈粄出自他手并被送到客人的餐桌前。“随着春节的临近,点这道菜的人比平时更多,大家都觉得吃鸡颈粄有‘年味’。”谈话间,李辉龙已经把手中的面团揉好。“做鸡颈粄一定要把握‘七分糯三分粘’,加入适量的水将其和成面团。”待油锅热后放入面团,用手将其按压成饼状。在小火慢煎的同时,用锅勺不停压拍并来回翻面,直至表面煎成金黄色即可。“煎得越薄做出的鸡颈粄越好看,口感也越好,所以只有不停压拍,才能使其厚度均匀,最终煎出一张薄片。”李辉龙说。

煎好的薄片取出后,在表面撒上白糖、碎花生米、芝麻等,轻轻卷成条状,再用刀斜切成一圈圈并竖起,鸡颈粄的制作便大功告成。“因为它的外形跟鸡脖子特别相似,所以取名为鸡颈粄。”李辉龙介绍道,鸡颈粄是客家先祖们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利用家常食材创造出的美味,是客家人在春节等节日里宴请亲友的佳品。

经过小火慢煎的鸡颈粄外酥里嫩,入口香脆清甜。“非常有黏性,吃起来爽口弹牙,特别香甜。”市民张美珍表示,自己特别喜欢吃鸡颈粄,每逢过年过节都会自己动手制作。

(陈思杰 钟思婷 刘海阳)

采访统筹:张柯

(责任编辑:波少)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