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来龙去脉(3)
时间:2019-03-04 18:1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本土阶段。1973年,云南省茶叶公司在广交会上了解到,香港客户需要发酵的红汤普洱生茶,而这种茶广东有生产,决定去学习。接受任务的勐海茶厂在借鉴广东普洱茶生产经验后,结合云南天气条件进行技术调整,做出了本土化产品。到1975年,产品基本定型,形成了今天广为人知的现代普洱熟茶。并将“发水茶”技术带回云南。从此,云南开始效仿广东做法进行加速发酵工艺试验,并逐步在云南推广和完善。云南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原料优势,使熟普洱茶的加工生产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当前,云南普洱熟茶制作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其天气等综合条件,被业内公认为最理想的发酵大环境。云南熟茶如离地发酵、竹栏发酵、竹筐发酵等发酵新技术,如今也在不断向更卫生、更柔性、更醇净的方向发展。 在恢复熟茶生产的同时,市场中还有不少人认为,普洱生茶的生物酶活性未被传统湿藏高温破坏,在长期自然发酵后,转化的口感比熟茶更好喝,于是自2000年后,从茶商到茶客,都多了不少人囤积生茶,这些茶叶也被称为干仓茶。相对而言,顶级的散料很少被用于制作熟茶,收藏者们更看重干仓生茶的发酵转化潜力,常常购买后自行储存,以期待更有魅力的转化。 基于市场既有短期品饮需要,又想兼顾茶叶的发酵转化潜力,于是便有厂家推出了轻度发酵熟茶——通常只发6至7成熟。这样的茶叶当年喝虽不如传统全发酵熟茶那样醇厚,但也比新茶喝起来刺激性小,还有一定的再发酵转化能力。 至于喝新茶的茶客,市场中也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带着绿茶的习惯来品饮普洱茶。尽管这样可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盲目的人多了,也成为了一种潮流。在这股潮流的推动下,云南一些原先做绿茶与红茶的产区,尽管所产茶叶老行家不认可,但当年的新茶十分香甜,就吸引了这批生茶爱好者追逐,有些知名山头价格甚至远高于传统知名产区。 收藏投资导刊:现代熟茶还有收藏价值吗? 崔毅: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包含“发酵”与“陈化”两种价值。生茶是两种价值兼备,而熟茶则要区分:全发酵的熟茶,尽管只有陈化价值,实践中陈年熟茶相比新熟茶,口感更为绵柔顺滑,具有极高的品饮价值,只是真正懂得品鉴的茶客不多;轻度发酵熟茶则仍具发酵机制,如长期储藏得当,品质提升空间相当大。 相比生茶,熟茶的“水更深”。普通水平的茶客,就能区分生茶好坏,品鉴熟茶,则需要专门花心思去研究,否则难辨好坏——底料是台地茶还是古树茶?是春茶还是雨水茶?发酵工艺做得够不够好?因传统熟茶发酵起一个堆头,常需要数吨茶叶,因此市场中以高端底料制作的上好陈年熟茶,少之又少,价格肯定不菲。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吃透熟茶底料与工艺好坏,熟茶自有熟茶的收藏价值。 收藏投资导刊:能一句话总结,普洱茶在茶类中究竟属于什么茶吗? 崔毅:一言概之,普洱茶是多样茶。生茶与老茶,都属于晒青绿茶。与传统烘青绿茶高温消除茶叶生物酶转化机制不同,晒青绿茶在炒制时锅温较低,不会完全将茶叶炒死,后期透过阳光低温晒干,保留了茶叶的再发酵机能。 熟茶则介乎与红茶和黑茶之间:红茶是经过前期工序后,进行全发酵再烘干;熟茶则是可以像黑茶般全发酵后再干燥,也可以半发酵后再晒干——半红半黑之间的茶类。 所有普洱茶的共性就是:只要选料得当,储存又好,长期陈放后,都能因口感的提升,而具备升值能力。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