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一户“农耕世家” 三代人见证新中国农业发展巨变
时间:2019-04-12 18:3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开栏的话:波澜壮阔70载,神州大地奏响奋斗之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本报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通过全媒体蹲点调研、组队寻访等方式,深入采访、生动反映浙江乃至我国70年来的重要变革、伟大成就,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激励浙江儿女爱国报国、砥砺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今日刊发“蹲点纪行”系列首篇,敬请关注。 浙江在线4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 刚 唐骏垚 通讯员 卢萌卿 邵 滢)春暖花开时节,慈溪市坎墩街道都市农业生态园,多日的阴雨终于止住了,偶尔还能看见太阳露个脸。趁着雨歇,年轻的农场主胡晶金比平时更忙——一会儿跟工人们交代天晴后如何追肥与管理,一会儿去大棚里察看刚嫁接好的西瓜苗长势,一会儿又赶着去招呼来采摘草莓的客户…… 今年33岁的胡晶金掌管着园区里的“玉兰果蔬农场”。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家里的第三代农人了。祖父胡光尧在世时,家里有3亩地,以延续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种着水稻、棉花和玉米;改革开放后,父亲胡信炎在32岁那年开始承包大片土地,露天种植蔬菜,卖给外贸出口公司和批发市场,走上了规模农业的路子;到了胡晶金这一代,走的则是精品农业路子,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了…… 三代农人,一种梦想。从浙北杭嘉湖平原到浙东沿海、再到浙西南山区,在浙江,像胡晶金家这样的“农耕世家”不在少数,他们挥洒汗水,播种希望,在接续奋斗中,见证了70年来新中国农村发生的沧桑巨变;在接续奋斗中,创造着一种新未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传承:子承父业,80后当起职业农民 从慈溪市区出发,驱车约20分钟,就到了“玉兰果蔬农场”。一下车,眼前就是一字排开的白色大棚,一眼看不到头,很是壮观。 一位年轻人从邻近的大棚里跑出来相迎。他戴着一副眼镜,蓝色运动鞋上全是泥土,笑容中带着一点羞涩。他就是胡晶金,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辞职回乡,当起了“职业农民”,现在管理着200亩的精品果蔬。 “我正和工人们商量天晴后追肥的事呢。”一开聊,连续阴雨天就自然成了话题。胡晶金向我们发出邀请:“跟我去大棚里看看吧。” 跟着他,我们走进一个种满番茄苗的大棚。撩开挂在大棚入口的塑料布,一棵棵番茄苗蔫搭在一垄一垄泥土上,并没有顺着支在一旁的细竹架向上生长。这样的番茄苗,胡晶金的农场里共种了30亩。“阴雨天没太阳,对农业生产影响挺大的。我们虽然有大棚,番茄苗还是比正常生长矮了20厘米!”他说。不过,话虽如此,胡晶金似乎并不太担忧,“后期我们会科学追肥、防治病虫害,这批小番茄受影响应该不大。” 别看年纪轻,胡晶金的“淡定”是有资格的。2010年,他从父母手中接手“玉兰果蔬农场”。尽管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他却靠着思路新、肯钻研、能吃苦,慢慢从“农业门外汉”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育种师傅姚建华在农场工作已有5年,他评价胡晶金“对农场里每一种蔬菜、每一种水果的生长习性,常见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都娴熟于心,亲力亲为”。 采访进行到下午4时,胡晶金拿起手机拨了一个电话,里面传出的是慈溪市次日天气预报。在听到“最低气温3℃”后,他立刻打电话给农场工人:“最低气温只有3℃,小番茄棚子要盖,火龙果也要盖。”胡晶金告诉我们,现在的农业,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看天吃饭,有大棚也一样。准确的天气预报,对胡晶金来说,就像调研得到的市场信息一样宝贵。不断摸索后,他发现慈溪当地气象台播报的天气预报最为准确。从此以后,每天下午4时左右,打一个电话获取第二天天气预报,就成了胡晶金的日常。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关键还是新在发展思路上。从父亲胡信炎手中“接棒”的胡晶金,走的也是一条与父亲大面积露天种植蔬菜完全不同的新路子——小面积种植的精品农业。胡晶金介绍,在他管理的农场,所有果蔬的追肥、打药和采摘等管理,都严格按标准进行,以确保果蔬的品质与安全性;农场就像一家“田间超市”,客户直接来购买、采摘,也可以配送到家…… 勇于尝试新产品,也是胡晶金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身上最醒目的标签之一。采访过程中,有人给他送来一包种子。“这是提味西瓜,说是很好吃,种来试试。”把种子交给姚建华后,胡晶金对我们说:“每年我都会从农业部门主推的新品种中挑选一些试种一年。成熟之后给客户品尝,如果他们觉得下次会买,就继续种,不然就淘汰。” 有知识、有思路、敢创新,胡晶金的收成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土地未完全开发利用的情况下,“玉兰果蔬农场”亩均利润已是其父亲胡信炎仍在管理的慈溪龙山镇蔬菜种植基地的2倍多。 碰撞:相互吸纳,农场在创新中蝶变 在慈溪当地,“玉兰果蔬农场”和胡晶金一家,如今已小有名气。一传十、十传百,好口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驱车前来购买、采摘。 不过,将时间的指针往回拨到2012年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胡信炎将自己在龙山镇种植基地的模式复制过来,在“玉兰果蔬农场”也进行了大面积蔬菜种植。 “几年下来,没赚到什么钱,有些年甚至是亏损的。” 高中时就在父母农场里帮忙的胡晶金,这时就看到了精品农业的发展前景,开始“不安分”起来,希望改变传统模式,但遭到父亲反对。 跟那个时代的所有农民一样,改革开放前,胡光尧在生产大队的土地上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劳作;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胡光尧一家分到了约3亩地。在崇寿镇傅福村,胡光尧的辛勤劳作换来了全家人的温饱,但过得并不富裕。这一切,胡信炎是有着切身感受的。 在胡信炎自己的经验里,农业是一个利润比较薄的行业,只有大面积种植分摊成本,才可能赚到钱。“当时觉得小面积种植,分摊到每亩地的成本高,很难挣到钱,很有可能亏。”说起当年反对一事,胡信炎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 胡晶金的坚持却赢得了母亲的支持。2013年,他种了10个大棚的草莓,约7亩地。“这10个大棚的草莓,全部由市民上门采摘收购,当年利润有10万元。父亲在龙山镇农场种地,每亩利润也就两三千元。”直到今天,回忆起6年前的这次“突破”,胡晶金依然兴奋。 这一炮打响后,胡信炎也对儿子刮目相看,胡晶金的“新型职业农民”生涯才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继草莓之后,小番茄、玉米、小西瓜等新品种,陆续种进了“玉兰果蔬农场”的土地。 不过,“玉兰果蔬农场”的发展之路,并非从此完全进入胡晶金的轨道。胡晶金与父亲在农业种植观念、理念、管理上的“碰撞”,依然在持续。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