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了千年的盛宴:为何从古至今广州都是美食交流之都?
时间:2019-05-18 11:3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以“共享亚洲美食文化,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广州亚洲美食节,今天开幕啦! 未来一周,广州将以美食为媒介,以城市为舞台,推出5大系列42项活动。广州在展示亚洲地域风情、促进各国文明文化交流的同时,着力为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广州力量”。 其实,从古至今,广州一直都是美食交流之都,“食在广州”这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亚洲美食节为何选择广州?听有料哥为你一一道来。 1.“食在广州”历史悠久:广州美食与世界对话 “食在广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而且就在西汉南越王的时候! 在广州象岗山出土的西汉南越文王墓中,有许多食物残骸:有疑似烤乳猪,有200多只禾花雀,还有各种海鲜贝类,甚至还有中华鳖。粗略统计,光食物种类就有二十多种,这在其他地区的汉墓里面,是绝少见到的。 《宝览南粤》之老广“爱吃”溯源|2000年前南越国宫廷宴,你吃过哪几道菜? 据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介绍,这些美味,由那时的“食官”用古代的“平底锅”铜煎炉、西汉“BBQ”铜烤炉等炊具将丰富的食材完美糅合成为佳肴。 这是粤菜最早的发源,而接下来,广州以美食之名与世界交流的历史更加精彩。 自古以来,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窗口,广州通过对外贸易的形式不断进行和推动着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交往中,饮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带来最早的海外饮食文化融入广州。来自中亚、西亚的外国人将富有“洋味”的外来饮食如香菜、菠菜等引入,成为广州人的日常餐桌食物。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仅中国对外输出的4个大宗贸易品中,茶、瓷器都与饮食有关,而输入的许多贸易品也与饮食相关。可以说,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贸易之路,也是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之路。 近年来,在中国沿海海域出水的,仅“南海一号”沉船前期出水的瓷器就有6000多件,其中多为饮食器具。在古代“一带一路”交往中,郑和下西洋也让广锅扬名万里。 清代,最早的西餐也由岭南传入中国。“用鸡蛋清和飞面作稠水,放碗中……生烈火烘铜夹,一糊、一夹、一熯,顷刻成饼。”这是清乾隆年间大才子袁枚对吃到的西洋饼的记载,录于《随园食单》。仔细看看,这不就是今天广州街头随处可见的“鸡蛋仔”蛋糕么? 有料哥明白了,原来,从古至今,广州美食一直在与世界对话。从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到“一口通商”口岸和先行先试城市,广州作为枢纽城市的悠久历史中,饮食成为外来文化融入广州的纽带,多元文化在此交流碰撞。 2.“讲饮讲食”的市民文化中,开放包容一直是底色 今天,广州是中国首个拥有“中华美食之都”和“国际美食之都”双料称号的城市。“食在广州”闻名遐迩。 历史上,广州就有了玉带濠、西关等著名老字号美食区,还有多条食街。现在,不管是遍地老字号、处处是美食的老西关,还是在商业云集的天河路商圈,无论是广府美食还是世界餐饮,总有一款适合你。 有料哥常常会接待来广州玩的亲朋好友。广州人请吃饭有句口头禅,叫“无鸡不成宴”,不论是家宴、祭祖或宴客均以鸡为主菜。其实在广州,单是鸡的菜式就有100多种。同样的食材,五花八门的菜品可能到明天也说不完。 广东人谈“吃鸡”:来了就别想活着走! 广州人“爱吃、会吃”名声在外。如果说广州的美食文化全蕴含在“食在广州”这四个字,那么开放包容就是这四字的最佳注脚。 有料哥觉得,开放包容体现在对外来饮食文化的吸纳融合上:在西汉南越国,以珠江三角洲富饶的食物原料为基础,广州融合了各地的烹调技艺。清代,最早的西餐也由岭南传入中国。在民国时期,人们甚至无需离开广州,就能吃到四川小吃、山西面食甚至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牛排。 开放包容还体现在广州饮食文化融贯东西、独树一帜的创新上。毗邻港澳、“敢为人先”的广州在改革开放后,进行了现代餐饮理念、餐饮经营方式、餐饮文化的创新。1983年,白天鹅宾馆在广州开业迎客,这是全国第一家五星级宾馆。 广州人的“会吃”全国闻名。据广州市商务委数据,2018年,广州餐饮业零售额高达1092.14亿元,从事餐饮业的商事主体达15.8万家,是拥有国家级酒家最多的城市之一,人均餐饮消费额多年来一直居于内地城市之首。 “食在广州”说明了美食文化在广州市民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讲饮讲食”的市民文化中,开放包容一直是底色。讲到这里,有料哥有点骄傲,生在“美食之都”大广州,真的太幸福了。 (责任编辑:波少) |
- 上一篇:《刺激战
- 下一篇:为了让吃鸡手游能过审,腾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