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荣耀”还能持续多久?(2)
时间:2018-12-31 13:1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在腾讯海量的短视频矩阵中,仅有微视一款短视频软件,以1.8%的渗透率在短视频用户排行中排名上榜,这些用户在面对排名第一拥有33.8%渗透率的抖音时显得杯水车薪。而从近一年的App Store榜单中也可以看到,微视与抖音相差甚远。 App Store近一年排名趋势统计 抖音这边却一路高歌猛进。一周前今日头条在非常保密的的情况下突然购买了包括feiliao.com、f15.com、flipchat.com三个域名,有消息称其可能赶在春节前上线一款独立于头条的社交软件 “飞聊”。 虽然抖音流量巨大,但是在兴趣推荐之下,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强互动关系,用户只关心感兴趣的内容,并不关心由谁生产,也不关心是否有兴趣相投得人在看,这让用户之间显得颇为孤立。 如果社交这条路走通,能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建立连接,形成关系网络,打造社交裂变效应,由此让平台模式具备无限想象空间。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提高社交的迁移门槛,把用户沉淀下来,让流量慢慢转化为实质性用户,更好的反哺变现业务。 近一年,抖音做了36次版本迭代,也越来越“中心化”。诸如在抖音设计中,有一个功能叫做“挑战”,抖音通过设置挑战的方式,来引导用户参与。 一边是手握7亿用户的今日头条,一边是坐拥2亿日活的抖音,总流量池并不逊于微信全球10亿用户的总数值,也许这才是抖音和今日头条的大招。 是抖音驯化了我们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有一段关于“小麦驯化人类”的言论。 一万年前智人开始放弃狩猎和采集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培育小麦。小麦照顾起来,处处麻烦。 第一,小麦不喜欢大小石头,所以要把田地里的石头捡干净搬出去,搞得腰酸背痛。 第二,小麦不喜欢与其他植物分享空间、水和养分,所以要在烈日下整天除草。 第三,小麦会得病,所以要帮忙驱虫防病。 第四,小麦完全无力抵抗蝗虫或者兔子,所以农民又不得不守卫保护。 最后,小麦会渴会饿。所以要大老远把水引来,为它止渴;收集动物粪便,用来滋养土地。 但是智人适应的活动是爬爬果树、追追瞪羚,而不是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于是,人类的脊推、膝盖、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代价。人类进到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腰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 新的农业活动需要大把时间,所以,人类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 同样,如今的抖音似乎也在做着和小麦类似的事情。 也许你已经发现,窝在沙发里刷抖音时一下午过得非常快,而同样的时间如果用来补习英语将过得非常漫长。抖音、快手、微博这些软件正在飞速地强化我们对新奇事物的需求度,并拉高我们的敏感度,同时降低的就是对文字的需求度与耐心度。 刷多了抖音之后,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一篇长文或者一本书籍。更没有时间去思考,因为我们总是在期待着15秒后会有下一个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着它在视频中直接了当的呈现。 不知不觉中,我们逐渐爱上这种“被喂食”的感觉,像是被“驯化了的”人类。 有数据统计:“抖音80%的用户在24岁以下,基本都是95后,甚至00后。”尤其在面对学生群体时,这种现象的危害就会更大,今年刷爆朋友圈的《抖音,请放过孩子!》中对此已有论述。 当大脑长期被这种“高刺激阈值”包围,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大脑,他还会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回馈更慢的行为 —— 比如学习,阅读,思考 —— 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还记得去年,人民日报曾发文怒斥《王者荣耀》,因其游戏内部“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文中还指出这些有悖历史和民间传说的设定将影响未成年人学习历史。而今年,大火的App从王者荣耀变成抖音,从寂寂无名到刷变大江南北,从青铜到王者,抖音曾一度让BAT级别的巨头羡慕。 如今沉迷抖音(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莉哥、温婉、水泥姐等一众网红前后被点名,不知道属于抖音的“荣耀”还能持续多久。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