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与良师益友段德昌
时间:2019-01-11 07:2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南县人。上世纪20年代,两个素昧平生的湖南人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是彭德怀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彭德怀庆幸自己在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遇到段德昌,终生视段德昌为良师益友,永志不忘。 “到现在,有时还回忆这次谈话” 1916年3月,18岁的彭德怀入湘军第2师6团1营当兵,后任班长、排长,结交贫苦出身的士兵李灿、张荣生等人做朋友,秘密组织“救贫会”,逐渐萌发富国强兵思想。1921年任代理连长,次年8月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任连长,1926年5月任营长。后湘军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6团改为第1团,参加北伐战争。 在进攻武昌的战役中,彭德怀代为指挥1团,配合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南门。对叶挺独立团中的共产党员打仗勇敢,彭德怀佩服有加,但他不明白共产党员为什么这么勇敢。 这时,经1团指导员米青介绍,彭德怀结识了第1师政治部秘书长、共产党员段德昌。其实,彭德怀早就引起了段德昌的注意:彭所带的1营在第1师中战斗力最强,彭本人勇武刚直,不贪不赌,不抽(大烟)不嫖,与士兵打成一片,在青年军官中可谓特立独行。而钦佩共产党员的彭德怀,自然对共产党员段德昌另眼相看。 他们第一次谈话时,彭德怀急于解开心中的疑团:“共产党员打仗为什么那么勇敢?”段德昌答:“勇敢是来自他们的理想。”彭问:“什么理想?”段答:“共产主义理想。共产党人的理想,就是要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为全国工人农民谋福利!共产党,就是要解放全国劳苦大众的党。”胸有正义的彭德怀开始向往共产党。 武昌守敌投降后,第1师于1926年10月归35军军长何键指挥。吴佩孚残部向鄂西溃败。第1师经孝感向当阳追击,抵达当阳城时,彭德怀奉命率1营进占玉泉山截击逃敌,段德昌随1营一同前往。到达玉泉山时,吴部已于一天前经玉泉山向南阳方向逃窜。 玉泉山有座关帝庙,古柏苍松,别有风味,是《三国演义》描述的关云长显圣处。部队于此宿营。彭德怀和段德昌在关云长塑像前,铺上稻草就宿,相谈甚深。对于这次谈话,彭德怀在40年后仍记忆犹新,他在《自述》中做了大篇幅的详尽描述: 段问我对关云长有何感想。我说:“关是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现在还被统治阶级利用作工具,没有意思。”段问:“你要怎样才有意思呢?”我说:“为工人农民服务才有意思。”段问:“你以为国民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答:“现在不是每天都在喊着打倒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实行二五减租吗?我认为应当耕者有其田,而不应当停留在二五减租上。”段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也不应当停留在耕者有其田,而应当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由按劳分配发展为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共产党是按照这样的理想而奋斗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已实行按劳分配,消灭阶级剥削。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党员就是要为这样的理想社会而奋斗终生。”段问我:“加入了国民党吗?”我说:“没有加入,我不打算加入国民党。”段问:“为什么?”我说:“你看现在这些人,如唐生智、何键等等,都是军阀大地主,还以信佛骗人;何键、刘铏等还卖鸦片烟,同帝国主义勾结。这些人连二五减租都反对,哪里会革命呢?”段未答。我问:“国民党中央党部情形如何?”段告:蒋介石、胡汉民、孙科、宋子文、戴季陶等都是些假革命、反革命。 两人畅谈大约两个小时,这是彭德怀第一次较深入地接受无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教育。这次谈话,对于苦苦求索的彭德怀而言,无异于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灯塔。在彭德怀的一生中,他始终难忘与段德昌的玉泉山长谈,认定那里是他革命生涯的启蒙地。他从内心对段德昌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到晚年还深情地说:“到现在,有时还回忆这次谈话。” 玉泉山促膝夜谈,是彭德怀人生道路根本性转折的开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段德昌送给他的《向导》、《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革命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他的心灵,为他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他决心跟着共产党走。他热切地向段德昌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希望段派人来1营发展共产党组织,他相信和他一样被饥饿逼上吃粮卖命道路的士兵一定能够觉悟。 由于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中共考虑到统战需要,决定暂时不在国民革命军的军官中发展党员。致使彭德怀入党的愿望没有实现。段德昌鼓励他继续在部队团结进步力量,跟着共产党走,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达成愿望。 段德昌的启蒙和北伐军中共产党的政治工作,使彭德怀豁然开朗,他决定用新的思想改造1营的“救贫会”。他曾幻想利用救贫会扶助贫困,可历时6年,救贫会仅有16名会员,难有大的作为。1927年元旦,彭德怀暗地召集16名救贫会会员开会,秘密商议将救贫会改为士兵委员会。 在彭德怀的提议下,按照中共统一战线纲领和军队政治工作制度,订立具有反帝、反封建和维护士兵权益的士兵委员会章程,主要内容有:1.穿的衣、吃的饭都是工友、农友生产出来的,我们应当为工友、农友谋利益。2.拥护孙中山总理遗嘱,拥护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3.禁止军官打骂士兵,废除体罚;反对克扣军饷,实行经济公开。4.连队士兵选举代表组织士兵委员会,连士兵委员会联席会选举营士兵委员会,自觉管理革命风纪,不赌博、不奸污妇女、不扰民,实行士兵自治。5.士兵委员会有权监督、逮捕反革命分子,解送军事法庭审处,并有陪审权。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原救贫会会员积极活动,两个月内,1营各连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各排成立了士兵会小组,全营士兵都参加了士兵会。 彭德怀创办了士兵启蒙夜校,经常请段德昌讲课,他和段德昌还一起与士兵对话,启发士兵觉悟。彭德怀还规定:1营士兵每日早晚站队点名时,由值星班长发问:“我们吃的谁的饭?穿的谁的衣?”士兵齐声答:“我们吃的农友的饭,穿的工友的衣,我们不要忘记工农!”后成为开国上将的1营班长李聚奎回忆说:“这个口号很感动人。”他还把这个口号刻在营房内一张桌子脚上作为“座右铭”。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