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与良师益友段德昌(3)
时间:2019-01-11 07:27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段德昌与彭德怀在南县的这次谈话,对彭德怀投身革命实践,特别是从事兵运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南华安特委的支持下,彭德怀按段德昌提出的“在军队中建立党的基点”,于第1团建立了中共秘密支部,彭德怀为支部书记,支部成员有邓萍、张荣生、李光。李光是特委派到1团工作的,公开身份是彭德怀的勤务兵,实际是特委的秘密交通。不久,党支部吸收李灿、李力入党,1团支部增至6个党员。 这时,师部办随营学校,差一个校长。彭德怀推荐了他的湘军好友、一年前去黄埔军校深造的黄公略。1928年春,黄公略由粤回湘任随营学校校长。令彭德怀喜出望外的是,黄公略已在黄埔秘密加入共产党,而且还带来了两个党内同志,一名贺国中,一名黄纯一,他俩分别任随营学校教育长和大队长。 南华安特委决定1团成立了党委,彭德怀为书记,下辖1团、随营学校两个支部,邓萍、黄公略分别为支部书记。1团党委的建立,形成了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1928年6月中旬,独5师移驻湖南平江县,任务是“剿灭”农民运动。彭德怀组织1团党员,发挥士兵会会员的积极作用,监督反动民团,制止他们残害群众,把镇压革命的1团变成了保护革命群众的1团。 根据段德昌“逐步发展到全团,乃至于全师”的建议,彭德怀召开1团党委会密商,由彭德怀侧重做军官工作,其他党员侧重做士兵工作,上下配合,力争在2团、3团培养一两个进步连,以1团为核心,在情况有利时争取全师起义。彭德怀将1团要害部门和营、连兵权都掌握在共产党员手里,由邓萍任团部书记官,张荣生任1团传令排排长。黄公略等人到任后,很快控制了随营学校。接着,彭德怀又推荐黄公略任3团3营营长,黄纯一到1团3营9连任连长,逐步加强共产党员对部队的掌控。 7月18日,彭德怀得到密报,黄公略的共产党员身份暴露,当局已下达逮捕令。当晚,彭德怀与湖南省委特派员、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以及1团的几个党员密商对策,大家一致同意彭德怀“立即举行起义”的主张。 经过短暂时间的准备,7月22日11时,全副武装、颈系红带的1团800勇士,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越过汨水浮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解除了城内反动军警2000余人的武装,占领了平江县城。24日,起义部队2500余人成立工农红军第5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为党代表。 彭德怀用实际行动回报了自己的入党介绍人和革命引路人段德昌:把一支旧军队转变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湘军纠集6个团的兵力围攻红5军。8月1日,彭德怀率部撤出平江城,转战于湖南平江、浏阳,江西万载、修水、铜鼓,湖北通山一带,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2月中旬,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上井冈山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4军会合,坚持井冈山的斗争,其余部队在黄公略的领导下,继续在湘鄂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1929年8月下旬,彭德怀率红5军返回湘鄂赣边根据地。1930年6月中旬,遵照中央指示,成立红3军团,彭德怀任军团总指挥和前委书记,下辖5军、8军两个军。7月4日指挥红3军团一举攻占岳州(今岳阳)。 占领岳州的第三天,彭德怀得报,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段德昌红军,派两条小筏子过江来侦察敌情。他当即指示在战利品中调拨一小船盐巴和弹药给洪湖红军,以“感激段德昌,种了我这一颗不大好的种子”。 那次在南县同彭德怀分别后,段德昌回到鄂西,重建了中共公安县委,任县委书记。1928年春节前夕,他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公安县“年关暴动”,点燃荆江两岸的革命火炬,组建鄂西赤卫大队并任大队长,创造了“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战术,与毛泽东的“十六字诀”游击战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妙。游击武装迅速扩展到5000余人,遂改编为红军独立第1师,段德昌任师长。1930年2月,部队扩编为红6军,段德昌任副军长(后任军长),与政治委员周逸群率部驰骋荆江两岸。后与贺龙领导的红4军在公安会师,组建红2军团,从此段德昌与贺龙并肩战斗,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名,成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根据地的主要要创始人之一。 1931年,红2军团改编为红3军,段德昌担任由红6军改编的红9师师长。由于中央代表夏曦强制推行“左”倾路线,搞“肃反”扩大化,导致洪湖苏区丧失,红3军被迫于1933年初转移到湘鄂边区,部队由2万多人锐减至3000余人。段德昌对此痛心疾首,坚决抵制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错误作法。夏曦不仅不改弦易辙,反而不顾贺龙的强烈反对,将段德昌诬为“改组派”强行逮捕。1933年5月1日,段德昌被错杀于湖北巴东县金果坪江家村,年仅29岁,临刑前他振聋发聩地高呼:“要杀我就用刀吧,留下子弹打敌人!” 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后,彭德怀知道了段德昌牺牲的消息,但牺牲原因直到中共七大前召开的六届七中全会上才真正弄清楚。全会期间,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负责平反冤假错案,彭德怀也参与其中。当研究段德昌的历史时,任弼时对段德昌被害的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彭德怀听后非常难过,也非常感动。 随后,毛泽东郑重地提议为段德昌平反昭雪。毛泽东早年与段德昌相识,很欣赏段的军事才能,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段德昌在创建洪湖苏区时领导的游击战争大加称赞:“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持续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1945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及七大全体代表、延安各界代表出席。毛泽东担任主祭,并题挽词:“死难烈士万岁”。段德昌在受祭之列,这是他被害后首次享受组织的祭祀。彭德怀默默立于队列里,向段德昌等革命烈士垂首致哀。 为纪念段德昌,学习段德昌,在党的七大以后,彭德怀就将他的入党介绍人,由过去的南华安特委明确为段德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褒扬为共和国的诞生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毛泽东亲笔签发的共和国“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就是颁发给段德昌的亲属的。 1955年,解放军授衔。彭德怀和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向毛泽东汇报授衔筹备情况,当彭德怀又一次谈到段德昌的情况时,毛泽东竟潸然泪下,汇报不得不中断,改日进行。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