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国际贸易格局已发生根本变化(8)
时间:2019-04-27 00:08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一个电动汽车在补贴的状况下,在2014到2016年三年里面,全国搞电动汽车的法人做的规划,到2020年,这个规划加起来,是多少辆?两千万辆。我生产多少辆,他生产多少辆,报给建设部工业部。规划2000万辆,实际上不会做到。但他就为了骗补奠定基础。这是一个。事实上,前两年大家发现,这个电动车除了骗补产生一个大量的产业以外,没有真正形成多少好的电动车。为什么?全世界的电动车的基本问题没解决。电动车的基本问题是电池、能源,这个电池充一次电跑400公里。用了一年多的时候,充一次电只跑一百多公里、两百公里。到第三年,基本上充一次电只能跑一百公里不到了。而换一个电池等于半辆车的价格,买得起汽车换不起电池。再有电池下雨天水一进立刻短路,车就废掉了。还有电动车容易着火,一撞肯定触电。事实上全世界电动车的基础还没有奠定。美国人说美国的,欧洲人说欧洲的,特斯拉这么有名,电动车的电池根本没发明任何知识产权,就是把七千个我们说的五号电池串成一个大饼装了上去。就是把日本人的五号电池装起来。恰恰在这块没有任何发明,你搞什么知识创新。所以本人干过一个比较混的事。我当时作为市长,2014年我们科委工业经委写报告来,说我们重庆应该争取搞电动车。电动车的补助,要市政府补贴一万辆。因为一辆车我们补贴一万,中央有关部门也补一万,这样一辆车补两万。后来我就想着,刚刚说的这段话,我就在会上说,根本没有任何可能,2020年前不会有电动车的世界。这种事情不是说你创新,就先扑上去。扑上去创新,让实验室去创,别在市场上搞,东西出不来,害了老百姓。现在我们汽车牌照十万块一个,摇三年也不一定摇得到。摇到还出十万。电动车牌照随叫随到,买了电动车套牢了,这个车不行。所以我当时说,这个东西即使国家出一万,白送,我也不干。这个东西搞到后来会是一场灾难。 后来他们又说了很多,我说那弄一百辆吧。他们会开完后跟我做工作。几个委办主任和管工业的副市长跟我说要标一个姿态,要有积极性,重庆是一年生产几百万车的地方,电动车不搞,你就变成一个老古板,后来我同意一千辆,当然各个省里我们是最少的。所以说要看透,不能为了骗补就乱搞。还有光伏电池,等到补贴一取消马上行业就瘫痪。 补贴要补在哪儿?补在生态环保上。补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后,下岗工人出现了,我补就业、补他下岗工人的生计。第三,补在研发环节上,研发环节里国家补进去了,企业自己也出钱了,科研人员也下了很大的精力,这样产生生产力跟市场竞争中的补贴是无关的。要把这个补贴补到刀口上。 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这三个点就是第五六七个要点。 最后一点,要讲一下,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我们国家在采取措施,中央也非常明确地积极的推进,今年很重要的任务,一边和中美贸易谈判之外,另一边积极的参与和推进双边的,和地区的FTA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在开放当中的引领作用。通过贸易谈判、通过国际贸易之间的这种合作,使得我们的国家跟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一个开放的、互利的、普惠的、包容的,而且是共享的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了实现这个方面,实际上下一轮的贸易谈判,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要以“三零”原则,为纲领的,为基础的,为前提的FTA的谈判。 因为现在说的FTA谈判,里面主要的就是讨论“三零”。所以实际上“三零”这件事、FTA这件事,在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60条里,第七章第一段专门讲过中国进FTA怎么展开、怎么推进这方面的事。 国家其实想的很长远。下一轮的国际贸易谈判也好,开放过程也好,是会和“三零”原则为基础的贸易格局密切相关的。在这个工作推进的时候,有五个要点要把握好。第一个,“三零”不等于全部归零,“三零”里比如说关税这方面,不是百分之百的商品全部变成零关税,他有一个阶段性和趋势性。比如日本跟欧洲的贸易谈判,他的概念是什么?日本对欧洲的全部的货物贸易的品种,有86%,实施零关税,也就是日本对欧洲,86%的产品关税全部归零。但还有14%的品种,用15年时间,逐步归零。也就是说它有一个阶段性、趋势性,15年为零。这是一个概念。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说15年以后,最终一万个商品里面,我可能会有9500个商品变成完全零关税,但还有那么500个,哪怕是一百年以后我也还是有5%、6%的关税。这也是一个概念。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利用“三零”原则中的阶段性、趋势性和某种灵活性,变成国家和国家之间谈判,你争我夺、互相较量的一种筹码,我同意你这两点,你同意我那两点,最后贸易签订了,大家遵守贸易协定。但是“三零”不等于统统归零,这是很具体的概念,这是有关“三零”的灵活性、趋势性、阶段性谈判中,实际上要把握这个东西,我们搞经济学研究的可能在这方面要研究各个国家的案例了。 “三零”的确是要实验的。 为什么三中全会的报告在讲到FTA的时候,后面讲了推出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等等。因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神圣任务就是对全球的FTA贸易协定中的“三零”原则进行先行试验。试验成功了,国家跟国外签订“三零”原则的贸易协定就有底了,就等于可移植可推广到全国。因为FTA只要一签,就不是国家一部分的签协议,而是整个国家的。这个有点像1990年浦东开发,当时中国的开放还是刚刚在货物贸易领域,在服务业金融业统统都没开放。但国家允许浦东开发,保税区里就干这些服务业开放的活。 比如90年外高桥保税区,国家规定的法规一共七条。第一条,允许保税区里面设置的任何企业都可以做进出口贸易。大家如果年纪大一点知道,90年中国任何企业都没有进出口权。外资、内资、民营、国有企业都没有,只有外贸部直属的外贸公司有进出口权。外高桥保税区允许只要在这里进驻的任何企业都有进出口权。 还可以做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离岸贸易。这些概念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懂,但当时这个地方就已经可以了。 (责任编辑:波少) |
- 上一篇:老街上的不期而遇
- 下一篇:《绝地求生》PCL春季赛赛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