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凯龙:经济学家眼中的数字货币系列之三:王者的荣耀(3)
时间:2019-07-14 09:0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非常有讽刺意味,数字货币一向标榜自己为去中心化的代表,但是给数字货币提供交易的交易所,反而高度中心化并形成垄断趋势。这样的弊端在于交易所相对于项目方和投资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没有监管的情况向,容易产生垄断和不公平的市场操作。同时中心化的交易所也有被黑客攻击的潜在危险。鉴于此,很多创业家和技术员一直在尝试提供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比如Paradex,在2018年被Coinbase收购),但是在目前技术现状下,去中心化的交易所还不太成功,它们在执行交易和清算速度,以及流动性和产品上,还远远不能满足交易客户的需要,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发展。 由于中心化的交易所有这么高的回报,地位这么特殊,因此很多传统交易所也跃跃欲试,想进入数字货币交易所行业。当然,合规和监管是传统机构进入这个行业最大的障碍。2017年,数字货币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就是美国CFTC批准是CME和COBE引入比特币期货交易(COBE在2019年3月因为流动性不够而没有推出当期的比特币期货合约)。这是对比特币的巨大认可,也为传统机构客户投资管理比特币投资提供了一个很强有力的投资工具。NASDQ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推出比特币衍生品交易品种。 交易所的学术研究: 正因在数字货币领域的核心地位,交易所成为数字货币研究的重要对象。不幸的是,目前对交易所的学术研究非常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数字货币交易所信息不透明,很多数据不披露,或者披露的数据(比如交易量)可靠性不够。目前学术界对数字交易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法律合规、安全技术和运营、组织构架上,这些显然是交易所很关心的话题,但却不是我们这个系列的范畴,我们主要从经济和金融方面来研究交易所。 目前对交易所金融方面的研究属于属于市场微观结构(Market Micro Structure)领域,该领域的主要成果集中在股票期货外汇等交易所,在数字货币交易所还一片空白。唯一一篇比较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是Brandvold(2015)研究比特币交易所的价格发现,他构建一种机制,能够在在外界波动的时候,研究数字货币交易所如何影响数字货币价格和价格发现。 随着行业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将会被纳入监管,因此数据的透明度和质量将会大幅提高。在经济学领域对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学术研究最有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跨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价格套利。理论上交易所是全球无国界的,瞬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任何地点的交易,因此理论上每个交易所的相同币价应该是等值的。然而,在现实中,同一个币在每个交易所之间都会有不小的币价差,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获利的商业模式,有些专业的交易员专门赚取跨平台的差价。这些差价产生的机理发展以及对定价的影响非常值得研究。 其次,数字货币的衍生品交易对行业的影响。CME和COBE的比特币期货对数字货币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只是开始,很多传统的交易所比如NASDAQ和数字货币交易所比如OKEX,HUOBI,BIXMEX都开始推出衍生品交易。NYSE的母公司ICE计划推出比特币交换合约(Bitcoin Swap)。这些衍生品交易所是否能像其他资产的衍生品交易所出现一样,有助于价格的发现,减少价格的波动,提供很好的对冲,还是助长了了市场的投机? 最后,交易所的稳定币对行业的影响。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数字货币,它的价格锚定在法定货币,通过一定的机制保持数字货币的价格稳定。稳定币在数字货币的世界,就像美元在金融体系里一样,成为最基本的计价手段。数字货币行业对稳定币有巨大的需求,因为数字货币本身波动巨大,无法被用来当做价值尺度的衡量。同时也因为,数字货币和传统金融体系的连接,收到很多监管,因此阻力重重。而稳定币能解决价值尺度和交换的功能。最著名,广为使用的稳定币,是Bitfinex交易所推出的Tether(USDT),1:1锚定美元.Bitfinex声称发行多少稳定币就在银行存多少美元用来背书,但是其真实性从来没有被验证过。另一个稳定币叫USDC,也是锚定美元,是由著名的交易所Circle推出的。Circle的股东包括高盛、百度,中国金融投资公司和Bitman(全球最大的挖矿设备生产商)。市场上还有数十种稳定币,稳定币之间竞争激烈。由于交易所的优势地位,其推出的稳定币被市场接受的成功率高。未来值得研究的是,决定交易所稳定币成功的因素,以及这些成功的交易所稳定币,是如何影响行业和生态的?Facebook计划推出Libra稳定币的新闻无疑是给数字货币世界和全球金融界投下一枚震撼弹。交易所的稳定币和互联网巨头推出的稳定币会有什么样的竞争和合作关系?Libra有可能一统稳定币市场吗? 总之,数字货币交易所在这个行业里是名副其实的王者,是桂冠上最闪亮的明珠,然而,高悬在王者头上,有监管和安全两大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文转载自“火龙眼”,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金融界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名家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