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17个地方 你能找到最好吃的杭州
时间:2019-03-17 22:34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走投无路的铁传甲无意中走到了菜市场,抱着孩子的妇人,带着拐杖的老妪,满身油腻的厨子,各式各样的人提着菜篮在他身旁挤来挤去,和卖菜的村妇、卖肉的屠夫为了一文钱争得面红耳赤,鲜明而生动,他的心情突然明朗开来。”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生无可恋的人是不是愿意去菜场不知道,我只知道有无数热爱生活的人,就喜欢往菜场跑。菜场,可以说是一座城市最真实的影像,不论走到哪里,去菜场一瞧,就大抵知道本地人吃些什么,为了这些吃的要花多少钱。而菜场货品的丰富程度、菜场环境的直观表现,还能反映出生活水准和国民素质。 以前在国外旅行,总是对“别人家的菜场”很羡慕,曾在耶路撒冷的菜场旁边蹭Wi-Fi,也曾在巴塞罗那的菜场里拍照,还曾在布达佩斯的菜场门口吃香肠。而这次逛遍杭州主城区十多个菜场,我终于可以在朋友圈里自豪地发布:我们家也有好菜场呢! 第一次知道,杭州还有“农贸市场协会”,他们主要为主城区的近130家菜场(大名都叫农贸市场)提供服务。经过对他们的采访,我对杭州主城区菜场的先进性有了一些了解,原来菜场们已经升级到3.0版,菜场里所有的农产品都有可追溯性,二维码扫一扫就知道,菜场里有严格的计量监测系统,难怪我妈妈再也不带着小秤去菜场了。 一直习惯在超市买菜的人,走进菜场,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蔬菜排列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河鲜在水盆里发散出水淋淋的生鲜味,肉类总是照耀在那神奇的红色灯光之下,大哥大姐操着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吆喝着“自己家做的”腌菜,阿姨埋头做油豆腐嵌肉和千张包。 想买冬笋,要不要帮你剥好?来,刷刷几秒钟,饱满喜人的冬笋露出白胖胖的身躯。 我自己做的雪菜,他们都说好吃,都是老客人来买的,我看你不大来这里的,要不要来点尝尝看?蘑菇也来点?雪菜炒炒多少赞。 香椿现在便宜哎,只要70,前两天都要100嘞! 嘎小一颗榨菜,称起来也不要多少钱的,你拿去吃吃看! 这个是杭州老底子口味的酥鱼,糖醋的比较火,你吃吃看? 你看这是顶新鲜的蚕豆,弄点小葱炒炒多少鲜,等到“眉毛弯”变黑了,就只能剥豆瓣了。 一连10天,跑了17家菜场,有几个还是二刷、三刷,我记得每一个可爱的细节。杭州的菜场,早就不是我想象中乱糟糟、闹哄哄的样子,它们可以漂亮到让我们只想自拍,丰富到可以用壮观来形容,整齐到所有的青菜都比别处精神,好吃到一路吃撑,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这些菜场都在公交车站附近,于是我很愿意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穿越整个杭州,从北大桥以北去往复兴南路,只是为了一口酥鱼和一把雪菜,这就是菜场界的“米其林三星”吧。 我涂脂抹粉地去菜场,他们兜我说:“老板娘,你要看点啥西?你是不是开饭店的?”我蓬头垢面地去菜场,他们兜我说:“大姐,你要买点啥西?倒担(杭州话,意为最后一点全部归你),便宜点卖把你!”但无论如何,我都要说出“滴滴刮刮”(杭州话,意为地地道道)的杭州话,假装自己道儿很老的样子,要不然我觉得自己会被当作“洋盘”(杭州话,意为外行)。 活色生香的菜场,活色生香的杭州。 我居然和糟卤店大姐 有抖来绑去的关系 东山弄农贸市场 老教授买菜不还价 特点:水产品多,中高档水果多 什么值得买:西湖鱼市、刘姥姥十里香牛肉面店 东山弄农贸市场是我本次菜场行的第一站,有两个大IP:西湖鱼市和菜场旁边的刘姥姥十里香牛肉面店。 先来说说西湖鱼市。早几年我们就报道过,西湖里的鱼不能随便抓也不能随便卖,正宗的就只有西湖渔亭,最早开在南山路,2011年由楼外楼接手,成为“西湖鱼市专卖店”,就落户在东山弄农贸市场。 这些鱼都是哪里来的呢?为了净化水质,每年都会往西湖里放养一批鱼苗,这就是一个相对天然的生长环境了,起码要三年以后,鱼苗才能长大,才能捕捞。不同的季节,鱼也是不一样的,冬天里以白鲢为主,偶尔会有草鱼,年初的时候有鲫鱼,现在则是步鱼正当时令。进入六月,会有螺蛳青,五到七月间有鳊鱼和汪刺鱼,以及非常热门的河虾。因为是西湖里野生的鱼,价格肯定要贵一些的,据我妈妈的线报,早上经常有人排队的。 另一个菜场网红,是菜场旁边的刘姥姥十里香牛肉面店。老板是浙大文学硕士,早年间研究《红楼梦》的,所以那个看上去小小破破的店里,贴着电视剧《红楼梦》的剧照什么的。讲真,他们的面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倒是那个牛腱子挺好吃,口味比较清淡,有一股子药香,非常特别。我爸爸表示,下午三点多去的话,牛腱子才出锅,还热乎着呢。店里的大姐可以帮忙把牛肉切好,打包的时候顺手放进去一小袋香料粉,老吃客们一定不要忘记问她要牛肉汤包,据说那就是带有中草药的20种香料制成的秘方牛肉汤。道儿最老的吃法是,淡口吃牛肉,就当个“消闲果儿”(杭州话,意为零食),当然也可以下酒。吃到最后袋儿里剩下的牛肉碎,跟牛肉汤一起,再炮制一碗牛肉汤面或者牛肉汤米线,一个人偷着乐吧。 整个菜场面积不大,放眼望去就觉得水产品多、中高档水果多,原来在140个商户中,水产品摊位有20多个,水果摊位6个。这里,可以说是以“精”出名的,菜场的主流顾客来自旁边的浙大,早上随便遛遛就能偶遇N个老教授,比如我爸爸。他老人家买菜,用我妈妈的话来说是“从来不讨价还价的”,于教授的理论是,只要质量好,贵一点没关系。所以在东山弄菜场,五六百一个的榴莲也能轻轻松松地卖掉,购买力杠杠的。 古荡农贸市场 每个摊主大概都是处女座 特点:蔬菜卖相好,品种丰富,新鲜 什么值得买:春卷、蛋饺、千张包 从天目山路穿过一个月亮门,进入了古荡农贸市场的地界,瞬间就有食物的香气飘过来。菜场是一座主楼,周边围绕着一圈熟食商铺,再往里走一走,还有一些卖蔬菜和水果的,连带着卖杂货的,这里形成一个小型集市。有个春卷很好吃的小摊,就是那边发现的。旁边还有一个现场做蛋饺和千张包的,听说是从望江门搬过来的,是那一片做得最好吃的。 我是在浙大玉泉校区长大的,小时候逢年过节要买点“不一般的”菜,就要到古荡去。当年在我心中神一般的古荡农贸市场,今天走进去,我还是会发出一声赞叹。大而整洁,站在二楼往下看,简直可以用漂亮来形容。一楼基本都是蔬菜,以我一个外貌协会资深会员的眼光来看,每个摊主都像是处女座的,每一把菜都叠放得那么齐整,而且看上去都很新鲜。 二楼有半边是干货专卖,我看到了各种调味料和香料,八角、桂皮、孜然、小茴香……还有些我都不认识的。还有小时候外公泡酒的那种黑枣,我至今都能回忆起它的馥郁酒香。 茅廊巷农贸市场 老一辈杭州人都认的明星菜场 特点:老底子的生活方式深藏于此 什么值得买:鱼圆、卤大肠、小钵头甜酒酿、糟卤菜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