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评级罕见遭券商下调 国金证券称市场预期和估值偏高(5)
时间:2019-03-06 21:2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2018年底,爱奇艺宣布订阅会员达到8740万,我们估计腾讯视频的订阅会员数与此相仿。根据我们的测算,腾讯视频的付费渗透率已经接近20%,虽然仍有上升空间,但是增长最快的时期可能快要过去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视频平台的ARPU很难在短期内有显著提升。除非腾讯视频能开发出新的付费模式,或者能够实现行业整合,否则在2019年要继续实现付费收入的爆发性增长,难度会很大。 201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影视行业“限薪令”推出、影视明星补缴所得税、流量明星路线受到质疑,头部影视剧价格的疯涨势头得到了抑制,这肯定有利于腾讯视频的成本控制。但是,2019年出现“剧荒”已成定局,这无疑也会影响流量增长和观众的付费意愿。结果,腾讯视频可能面临亏损率大幅收窄(甚至在某个季度实现盈利)、收入和付费会员增长乏力的局面。虽然我们相信,这项业务在长期必将成为腾讯娱乐内容战略的重要支点,但是无法指望它在2019年作出较大的业绩贡献。
其他业务:移动支付高歌猛进,可惜利润率大受影响 我们估计,腾讯的“其他业务”收入有85%以上来自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根据公司公布的2018年客户投诉情况,可以推断出当年支付宝总交易笔数为1975亿笔,财付通为4665亿笔。虽然我们估计支付宝的交易金额仍然略大于财付通,但是毫无疑问,腾讯已经在支付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一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微信的流量优势:虽然2018年以来,支付宝的渠道下沉和获客也很成功,但是毕竟无法与微信相提并论。在三线以下城市的蓝海市场,微信的优势非常明显。
遗憾的是,腾讯在高附加值的金融业务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蚂蚁金服。后者是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基金销售渠道之一,而且是天弘基金的第一大股东;蚂蚁花呗、蚂蚁借呗都是举足轻重的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芝麻信用在“阿里系”的新零售版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比之下,腾讯的脚步非常缓慢:与蚂蚁“余额宝”对标的“零钱通”直到2018年11月才上线(此前推出的“理财通”没有支付功能);腾讯没有与“蚂蚁花呗”对标的产品,与“蚂蚁借呗”对标的“微粒贷”归属于微众银行而非腾讯自身;迄今腾讯还没有开通个人征信分数。 当然,在央行重视金融风险、提倡互联网金融机构缩表的情况下,腾讯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但是,缺乏高利润业务,却让规模庞大的“其他业务收入”很难贡献实质性的利润。我们估计,此前“其他业务”的毛利有一半以上来自微信支付备付金的利息,而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已经于2019年1月上缴央行,这将对毛利率构成巨大压力。 我们认为,腾讯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弥补备付金上缴所损失的利润:第一是减少支付补贴,今年春节微信支付就基本没有参与全国性的“红包大战”;第二是向微众银行等合作伙伴收取更高的服务费或利息分账;第三是积极开拓高利润业务,例如基金分销、消费信贷乃至中小企业贷等。就算三管齐下,2019年“其他业务”毛利率仍然会不可避免地下滑。
从长期看,移动支付对新零售至关重要,蚂蚁金服绝不会坐视微信支付坐大。因此,2019年的移动支付“补贴战”很难停下来。与此同时,银联还没有放弃争夺移动支付市场,京东、美团等巨头也还维持着对金融业务的投入。我们估计,即便到了2021-22年,互联网金融业务也不可能成为腾讯的主要利润来源,因为竞争将一直非常激烈。 除了营业收入,投资者还应关注哪些方面? 对于腾讯,乃至对于大部分成熟的互联网公司,投资者最关心的都是扣非(Non-GAAP)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最重要的驱动力固然是营业收入,但是成本费用控制、分占联营公司利润等也非常重要。此外,投资者还需要考虑投资收益,或者投资对象(不包括联营公司)的市场价值,尽管它们不会影响扣非净利润。在这些方面,腾讯有一些亮点。 联营公司范围不断扩大,下一步是并表范围扩大吗? 在历史上,腾讯的战略投资非常频繁、涉及面广,甚至被戏称为“投行化”。一般而言,它倾向于担任消极投资者,不参与被投对象管理。在2017年以前,被腾讯纳入联营范围内的大型公司,只有京东等寥寥几个。现在,情况发生了戏剧性变化:2018年前三季度,腾讯对5家重要联营公司进行了投资或增持,我们估计其身份分别是:拼多多、快手、斗鱼、盛大游戏、万达商业地产。此外,腾讯还在其他联营公司上投资196亿元之多。
“联营公司”与“投资对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利润按比例划归腾讯的“分占联营公司利润”,并计入扣非净利润;后者则只为腾讯提供投资收益或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一般不计入扣非净利润。腾讯对联营公司往往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例如参与董事会、提供流量入口、进行业务联动等。如果腾讯持股比例较高,而且联营公司并未接受阿里、百度等其他互联网巨头的投资,那么腾讯的影响力可能是举足轻重的。 (责任编辑:波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