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谁会衰落,谁会超越(5)
时间:2018-12-31 12:51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巧天工 点击:次
本人在2016年底第一次参与虎嗅作者年度预测时提到,2017年可能会有威胁到微信的产品面世,其突破点在于微信的老龄化。抖音诞生于2016年下半年,但崛起于2017年,目前看来,抖音即使不是那个威胁到微信的产品,起码也令微信惊出一身冷汗。 想一想微信这种体量的产品都会有机会被新产品撼动,我就觉得产品经理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 ③一切以英文命名的社交产品都不看好 中国人老百姓都会认会读的英文,恐怕只有“OK”。产品取个英文名,哪怕是初中词汇,也基本超出了“五环外”和“80前”两大群体的认知能力。算一下剩下的用户池,还剩多少人? 并且,英文高频词在搜索引擎和软件应用商店的搜索友好度极差,甚于中文的高频词。你应该不会希望用户和媒体在搜索、下载你产品的时候,被淹没在一堆无关信息吧?词频和国内外无关信息叠加,会是非常大的问题。 最麻烦的是,英文高频词的商标是肯定注册不下来的。即使你不想出海,那些知识产权意识完备的国家,商标所有人早就通过马德里协定把权益延伸到了国内。产品做大了分分钟就是被告或者被下架的节奏。 2. 游戏电竞 与影视行业的“补税风波”相似,游戏行业在2018年也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政策惊魂”:游戏版号停发,但好在现在版号开放审核了。 虎嗅编辑刘梓元认为: 版号开放审核后,积压的作品不会迅速消化完,所以短期市场变化应该不大,国家对审核限制趋于严格,整体来讲有利于这些大公司和优秀的独立作品工作室,明年依然会有一些游戏公司消失掉。中国的手游在海外市场也会迎来一个不错的增长。 (①~⑤部分由虎嗅编辑刘梓元执笔) ①腾讯:依然是一只巨无霸鹅 即使版号关闭审核,腾讯依然在2018年展现了自己全方面的实力。吃鸡手游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却苦于无法盈利,版号放开之后积累的用户将会带来可观的利润,即使吃鸡游戏整体热度在下降。 为了应对玩家审美疲劳和手游市场的饱和问题,腾讯一方面开始利用NEXT Studio和WeGame提升作品质量和口碑;另一方面在海外积极寻求合作,包括与SE成立新公司等,完善国内的游戏生态系统。 ②哔哩哔哩:二次元游戏空间大 B站借着运营FGO为自己的网站带来了巨额收入,反过来弥补视频业务的亏损。赶上中日关系回暖,二次元文化的交流将会更加频繁。利用在二次元领域的优势:自带流量,又背靠二次元社区,人均付费的能力比普通游戏要高,他们的游戏业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③网易:争议作品有人气 网易的长期战略其实和腾讯相似,但在国内一直与腾讯存在差距。同时网易游戏的出海成绩非常不错,明年他们还会迎来“争议作品”《暗黑破坏神·不朽 》,到时候应该会有一定的人气。 ④任天堂:Switch要入华 一直有传闻说Switch要入华,现在版号放开,中日关系回暖,新社长对中国市场和手机游戏市场都非常重视。这是个推动主机入华的好机会,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抓住。 ⑤今日头条:买量阶段,搅浑水为主 头条刚加入游戏领域,目前来看还停留在初期买量阶段,联运的入口都藏得很深,自研或者发行还停留在初期阶段。目前头条自己的游戏内容还没有搭起来,目的还是搅浑水为主,很难说好与坏。 ⑥万年老三完美世界,没那么好 虎嗅编辑唐国荣与刘梓元一致认为,完美世界游戏运营Steam中国的难度将非常大。 刘梓元:完美世界的Steam中国只会是一个吉祥物,完美很难将内容运营完善。同时这个平台将会成为一个靶子,吸引各路玩家嘲讽。象征大于实际意义。 关于Steam中国,虎嗅编辑唐国荣也有话说: 作为游戏行业的万年老三,明年完美世界会迎来国服的Steam。不过要运营好这个东西难度非常大。 首先完美世界自己的运营能力有问题,之前把DOTA 2和CS:GO运营得无声无息。 其次,即使版号问题解决,在游戏引进上,国服可能会十分乏力,或者可以肯定的说,大部分玩家想玩的游戏,比如GTA这种大作是肯定无缘国服的。 游戏引进不力就将影响到玩家的差评和流失的问题。核心玩家本身会继续翻墙玩外服Steam,但他们有可能回国服刷差评,在微博冷嘲热讽。对完美来说舆论环境将继续恶化。 Steam前两年得以稳定增长的“吃鸡”(《绝地求生》)现在基本凉了,CS:GO比较老了,而新的Artifact注定是个小众卡牌游戏。国内真正热门的电竞项目依然在腾讯和网易/暴雪手上。 唯一的希望:明年Ti9将在上海举行,借此来推一拨DOTA2的热度,甚至改善一下政府关系。 总之,完美世界继续依靠传统的“诛仙”之类的手游业务保持营收增长是可能的(这部分也可能受到版号事件的影响,具体看年报),但想靠Steam把品牌和PC游戏业务做起来估计很难。 3. 教育产业 教育行业有巨头,但无绝对赢家。中国教育市场情况特殊:地域过于广阔,水平过于参差,而用户对教育成本又过于敏感。这造成在一线城市攻城掠地的巨头们到了三四线城市也未必吃香。毕竟K12教育是刚需,所以只要不是太不努力或命不好,基本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果。 (本部分均由虎嗅编辑格根坦娜执笔) ①好未来:B端进展不错 好未来号称自己“每年投入十多亿的研发经费”,成立AI Lab、与多所学校联合成立研究中心等。除了招聘大量研发人才、成立实验室以外,好未来也在学而思等子品牌下面进行了一些小项目。 另一方面,今年年底好未来开始做“好未来教育开放平台”,朝To B方向努力,与线下教育机构合作,并且进展很迅速。 ②gogokid等头条系教育公司 (责任编辑:波少) |